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0:21: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尝试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活动形式,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践行先进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式创新

形式是内涵的外在表现,要把新的教学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从方式上创新。一是把教师的讲台变为学生的练兵场。让学生站在这个讲台上或主持展示活动,或诵读,或展演,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二是把教师的专用黑板变为学生的展示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室里的每一块黑板,让黑板成为学生展示汇报学习成果的空间。三是把学生的座位格局由面向黑板整齐划一变为若干个学生相向而坐的合作学习阵地。这种格局会更好地方便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信息交流,通过教师对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做精要点拨,把枯燥被动的课堂教学环境转变为学生快乐交流、互助提高的学习阵地。四是把教师的备课教案变为师生共同拥有的导学案。教师在导学案上清晰地体现出课堂合作探究学习的流程,把教材中的典型问题汲取精要,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既可对课堂教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实现当堂检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注重教学手段创新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一是合理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投影、录音等多媒体资源,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示范和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示范,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二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制作各具特色的教学课件,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使情景模拟真实化,视听演说统一化,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积极尝试 “三主四不五环节”模式,注重教学过程创新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理念。教师要由“包教”转为“导学”,教学过程中的“导、讲、议、练”都要体现“导”。教学中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学中通过“训练”这条主线,帮助学生生成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二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分配上必须做到“四个不”。即在一节课中,教师指导预习、点拨释疑的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指学生课堂完成练习、作业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课堂教学总体时间不超过40分钟,师生要当堂达成学习目标,三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训练测评”五个环节。情境导入环节要 调动学生进入新课的兴趣。自主学习环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设计“导学案”,

给学生提供“学”的方法和路径。合作探究环节就是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个别交流解决问题。交流展示环节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质疑,互相补充,教师适当进行点拨,通过师生探究,内化提升,掌握知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训练测评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当堂达标测试,并适当设计相关的深化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引入多元化评价方法,注重教学评价创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与激励、唤醒与鼓舞。”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进取精神。教师在上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以提高课堂评价的利用率和有效性。一是共同参与,多项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项评价,让学生及时明白自己的缺点,吸收别人的长处,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二是激励为主,小组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百花齐放,同时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三是体验成功,多次评价。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应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挖掘每位学生的才能,引导每位学生去体验“学——学会——会学”的过程,让更多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四是师生互动,情感评价。 在评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除了运用常规的Good!Great!Wonderful!等方式外,可准备一些小贴画、小印章、简笔画等,尝试用有形评价融入教师情感。还可以经常采用活动化、游戏化、情境化的动态评价方法,以师生之间产生的大量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创新精神等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