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习题集答案打印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6:37: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金本位制可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7.(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城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国际金融货币会议,通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国际金融机构)、(实行以黄金和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安排资金融通、(取消外汇管制)。

9.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有两个基本的责任,一是要使美元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

10.“特里芬两难”提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1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双挂钩)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12.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的会议上达成了(牙买加协议),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称为(牙买加体系)。

13.牙买加体系的基本内容有: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减弱与消除(黄金)的货币作用,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增加基金组织的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14.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为:浮动汇率的长期化、(储备货币的多样化)、(国际调节机制的不健全)。

15.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有:(全球尚未形成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资本流动和外汇交易脱离实体经济,形成“金融泡沫”)、(未建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保证金融安全的机制)、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等的监管比较薄弱、(对国际经济失衡的调节缺乏必要的手段)、国际金融机构仍受少数发达国家主导。 16.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经济自发形成实现内外均衡的一些国际准则;二是(通过国际间协调而人为地在短期内建立起来)。 二、名词解释

1.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规范国与国之间金融关系的有关法则、规定及协议的全部框架,或者说,它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所确定的原则,所采取的措施,所建立的组织形式。 2.金本位制 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础。 3.布雷顿森林体系 是指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由44个国家参加会议,并商定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4.双挂钩 即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5.特里芬难题 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即无论美国的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货币体系的运行带来困难。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美元供应必须不断增长;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 6.美元危机 7.牙买加体系 以《牙买加协定》为基本框架,认同汇率浮动化、储备货币多样化的一种国际货币制度。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其宗旨是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国际磋商和协调。 三、判断

1.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 2.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体制。(×)国际货币体系既包括约定俗成的惯例体制,也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货币机构。

3.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起源于“二战”后。(×)金本位制早在“一战”前就已建立。 4.国际货币体系的法律权威性高于各国的货币主权。(√)

5.国际金本位制的最大缺点是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受制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 6.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说是金汇兑本位,但实际上美元充当了国际货币、发挥了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

7.牙买加体系完全摒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改革和修正,其放弃了美元-黄金本位制,但保留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货币多样化,美元不再处于关键地位。(×)美元仍处于关键地位

9.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的渠道和措施比先前(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增多了。(√) 10.基金组织拥有切实有效的手段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国际借贷。 (×)缺乏

11.黄金非货币化是指黄金既不是各国货币平价的基础,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间的国际清算。(√)

12.“牙买加协议”生效前,会员国向基金组织所纳分额的25%为黄金,其余为可兑换货币。(×)本国货币

13. 基金组织的任何重大决定不经美国同意都无法实施。(√)

14. 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的途径是通过经济自发形成实现内外均衡的一些国际准则。(×)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经济自发形成实现内外均衡的一些国际准则;二是通过国际间协调而人为地在短期内建立起来。 15.IMF的资金来源最初是各国所纳份额。(√) 四、选择

1.一个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具备的条件有:()。 A.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合理√ B.清偿能力适中√ C.储备资产的可信性较强√ D.汇率相对稳定√ 2.按照国际储备划分,国际货币制度可分为()。 A.联合浮动汇率制 B.固定汇率制 C.浮动汇率制 D.金本位制度√ E.钉住汇率制 F.金汇兑本位制√ G.信用本位制√

3.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的类型是()。 A.联系汇率制 B.固定汇率制√ C.浮动汇率制 D.联合浮动

4.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国际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牙买加体系

5.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B.国际清算银行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D.美洲开发银行协定 6.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波动的最初界限是()。 A.±2.25% B.±1.125% C.±1%√ D.±4.5%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弱点是()。 A.美元双挂钩 B.特里芬难题√

C.权利与义务不对称 D.汇率波动缺乏弹性 8.以下不属于布雷顿森林协定宗旨的是()。 A.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B.促进汇率稳定

C.减轻和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D.缓解各国财政困难√

9.布雷顿森林体系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是()。 A.美国国际收支能保持平衡√ B.特别提款权能发挥作用 C.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 D.美国财政有盈余 10.以下关于金本位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本位制限制了中央银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B.使货币供给自动地与货币需求保持一致

C.国际间的清算与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 D.国际收支不能实现自动调节√

11.以下关于金本位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国际间汇率是稳定的,不存在外汇风险

B.黄金作为惟一的储备资产,是最后的国际结算手段 C.这一时期的金本位制有时也被称为美元本位制√ D.国际收支能实现自动调节 12.特别提款权的创立是:()

A.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B.第二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C.第三次美元危机的结果 D.凯恩斯计划的部分

13.用于拯救第一次美元危机的措施有(ABC);用于拯救第二次美元危机的措施有(DE);用于拯救第三次美元危机的措施有(F)。 A.互惠信贷协议 B.借款总安排 C.黄金总库 D.黄金双价制 E.特别提款权 F.史密森协议

14.只有在()情况下,成员国才能改变其货币平价。

A.国际收支发生币值性不平衡 B.国际收支发生季节性不平衡 C.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 D.国际收支发生债务性不平衡 15.特别提款权自1981年1月1日以后又改用哪五种货币定植?()

A.美元、马克、法郎、英镑和日元√ B.美元、马克、法郎、英镑和澳元 C.美元、马克、法郎、英镑和加元 D.美元、马克、法郎、英镑和荷兰盾 16.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A.黄金非货币化√ B.储备货币多样化√ C.汇率制度多样化√ D.IMF的作用增大√

17.在()下,各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选择余地加大了。 A.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牙买加体系√ D.银本位制

18.牙买加体系的基本内容有:()。

A.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 B.减弱与消除黄金的货币作用√ C.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 D.增加基金组织的份额√ E.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19.认可了浮动汇率制合法性的文件是() A.布雷顿森林协议 B.美洲开发银行协定 C.牙买加协定√ D.阿姆斯特丹条约 20.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有:()。 A.全球尚未形成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

B.资本流动和外汇交易脱离实体经济,形成“金融泡沫”√ C.未建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保证金融安全的机制√

D.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等的监管比较薄弱√ E.对国际经济失衡的调节缺乏必要的手段√ F.国际金融机构仍受少数发达国家主导√ 六、 思考题

1.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包括: 1、各国货币汇率制度的确定 2、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和国际结算原则 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4、、黄金、外汇是否自由流动和转移

2.国际货币体系的评价准则是什么?

1、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合理 2、清偿能力适中 3、储备资产的可信性教强 4、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3.金本位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 2、各国货币的汇率固定 3、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4.金本位制的局限性是如何导致其崩溃的?

1、汇率僵硬。 2、使经济波动在国与国之间传递。 3、一旦发生重大变革和动乱,只得中止金本位制。 4、其赖于生存的基础不稳定。 5.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2、实行以黄金和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安排资金融通。 4、取消外汇管制。

6.特里芬两难为何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 7.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作特征。

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3、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9.牙买加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2、减弱与消除黄金的货币作用3、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储备资产4、增加基金组织的份额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10.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浮动汇率的长期化 2、储备货币的多样化 3、国际调节机制的不健全 11.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什么?

1、全球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

2、资本流动和外汇交易脱离实体经济,形成 “金融泡沫”。

3、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冲基金、高杠杆机构、离岸交易中心的监管比较薄弱。 4、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保证金融安全的机制。 5、国际社会对国际经济失衡的调节缺乏必要的手段。

6、国际金融机构仍然受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缺乏必要的权威性。

12.怎样认识牙买加协议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十一章 欧洲货币一体化

一、填空

1.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汇率)的统一;二是(货币)的统一;三是(货币管理机构和货币政策)的统一。

2.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以(欧洲货币体系)最为典型。

3.(罗马条约)最早提出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思想。 4.欧元的诞生将改变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储备格局。 5.欧洲货币体系的中心是(欧洲货币单位)。 6.《魏尔纳报告》提出(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

7.欧洲货币体系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创设ECU)、(稳定汇率机制)和(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8.欧洲货币体系通过(平价网体系)和(干预办法)两种机制来稳定成员国间的货币体系。 9.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欧洲中央银行本身),二是(各成员国中央银行)。

10.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便利)和最低存款准备金要求。

二、名词解释

1.欧洲货币单位 类似于特别提款权,其价值是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的加权平均值。 2.欧洲货币基金 3.平价网体系 4.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5.欧洲中央银行 6.欧洲货币体系 7.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8.稳定汇率机制 9.欧元 10.德洛尔报告 三、判断

1.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以欧洲货币体系最为典型。(√)

2.欧洲货币体系与联合浮动的最大差别在于欧洲货币单位的创设。(√) 3.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4.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是为了摆脱美元汇率剧烈波动对成员国造成的冲击。(√) 5.《马德里条约》规定了欧洲货币联盟四个趋同标准的条约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6.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权利效应和示范效应。(√) 7.首批流通欧元的国家有10个。(×)11个 8.在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中,欧洲中央银行是执行机构,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是决策机构。(×)欧洲中央银行是决策机构,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是执行机构。 9.欧洲中央银行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

10.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 四、选择

1.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主要有()。

A.欧洲货币体系√ B.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 C.中美洲经济一体化银行√ D.西非货币联盟√ 2.欧洲货币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A.欧洲货币单位√ B.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C.稳定汇率机制√ D.欧洲共同农业政策

3.规定了欧洲货币联盟四个趋同标准的条约是()。 A.马德里条约 B.阿姆斯特丹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稳定与增长公约 4.最适度货币区的概念由()最先提出。

A.凯恩斯 B.弗莱明 C.特里芬 D.蒙代尔√ 5.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

A.1998年1月1日 B.1999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6.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奠定了理论和文件上的准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