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提高) 知识讲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06: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注V信公众号(光前书苑),获取更多学习资源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提高)

责编:熊亚军

【学习目标】

1.掌握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及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能从组成上区别单质和化学物、有机物和无机物,识别氧化物。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元素(高清课堂《元素》)

1.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氕、氘、氚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这三种原子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再如: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12的碳原子和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13的碳原子,由于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都是碳元素。

2.元素的种类:共有100余种。按质量计,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如下图所示)。

【要点诠释】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2.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因此,根据“偏旁”可以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概念 区分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义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是由氢元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构成的 使用范围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举例 4.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如下图所示):

光前教育/朝天门校区/22608806

关注V信公众号(光前书苑),获取更多学习资源

(1)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类别,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的分子是由多少原子构成的”。 如: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描述为“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水”、“铁”、“元素”、“组成”等都是宏观概念;“分子”、“原子”、“构成”等都是微观概念。在描述时,注意宏观概念对应宏观概念,微观概念对应微观概念。 要点二、元素符号 1.书写方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例如:Cu表示铜元素,O表示氧元素,Ca表示钙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 某些元素符号还能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Fe”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3.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名称 氢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元素 符号 H He C N O F Ne Na Mg 相对原子质量 1 4 12 14 16 19 20 23 24 元素 名称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锰 元素 符号 Al Si P S Cl Ar K Ca Mn 相对原子质量 27 28 31 32 35.5 40 39 40 55 元素 名称 铁 铜 锌 银 钡 铂 金 汞 碘 元素 符号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 相对原子质量 56 63.5 65 108 137 195 197 201 127 【要点诠释】

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数字,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只有微观意义),不能表示该元素(没有宏观意义)。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要点三、元素周期表

光前教育/朝天门校区/22608806

关注V信公众号(光前书苑),获取更多学习资源

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就得

到了元素周期表(见教材附录)。

2.元素周期表中的“格”: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中包含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3.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共7个横行)、16个族(共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要点诠释】

1.在周期表上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每周期(从左到右)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由1个递增到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性的变化是“元素周期表”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点四、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50多种: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碳、氢、氮,其质量分数大约分别为O—65%、C—18%、H—10%、N—3%,它们主要以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这4种元素占人体质量的96%。

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主要有钙、磷、钾、硫、钠、氯、镁等。 3.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元素):人体内含有20多种非常重要的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锌、硒、碘、氟等。此外,还有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铜、钴、铬等对人体的健康也很重要。而有些却对人体有害,如铝、铅、汞等。 【要点诠释】

1.一些元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元素名称 钙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人体幼儿、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必需元素,促进肌肉和神经的正常缺钙得骨质疏松症症 兴奋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缺铁会引起贫血 运输 影响人体的发育 有防癌、抗癌作用 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能防止龋齿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果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铁 锌 硒 碘 氟 2.科学饮食是保证人营养合理的最重要途径,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 光前教育/朝天门校区/2260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