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教案绪论、1章1、2节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7:57: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授课内容 绪论 授课时数 2 授课班级 12园林技术1、2 教学目标 了解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意义、内容、任务和植物保护方针,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教学重点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 教学难点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 教材教具 PPT及讲稿 教学内容(含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教法学法、作业布置等) 导入: 借助多媒体植物发生病虫害的图片,引出园林植物保护的课程。 新授: 一、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意义和任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力的增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利用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对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为人类生活创造优美环境,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因遭受各种病害危害而造成重大损失。一般情况下病害常导致园林植物生长不良,叶、花、果、茎、根出现坏死斑或畸形、凋萎、腐烂、落叶等现象,降低了园林植物的质量,使其失去观赏及绿化效果,甚至引起整株死亡。另外,园林植物发病以后,还影响园林植物出口创汇,引起园林植物种的灭绝,造成环境污染等。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任务:首先是保护城市绿化面貌,保护园林植物不受外界自然因素和病菌的危害,使园林植物能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应有的绿化功能,以及保证花、果、叶等可以直接利用部分的高产丰收;其次是使花卉、盆景和其他园林植物能顺利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三是在引种驯化和种子种苗的交流过程中,防止危险性病害传播、蔓延;四是保护风景区、旅游点的固有特色和自然环境,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等。 二、园林植物病害的特点 园林植物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群 一是城镇露地栽培的各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草坪等 二是主要以保护地(日光温室或塑料拱棚)形式栽培的各种盆花及鲜切花 1、城镇园林植物病害的特点: (1)人的活动多,植物品种丰富,生长周期长,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种群关系常被打乱; (2)城镇郊区与蔬菜、果树、农作物相连接,除了园林植物本身特有的病害外,还有许多来自蔬菜、果树、农作物上的病害,有的长期落户,有的则互相转主为害或越夏越冬,因而病害种类多,为害严重。 2、盆花或鲜切花(含切叶、切枝植物等)病害的特点: 品种单一,种植密集,且大都位于保护地内栽培,环境湿度大,病害重且易流行,防治难度大。 由于花农缺乏栽培、管理经验,导致花卉生长发育不良,各种生理性病害时常发生,同时与加重了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三、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特点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既不同于农业,又不同于林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是“以综合治理为核心,实现对园林植物病害的可持续控制。” 园林植物的群落都有一定的设计、配置,有一定的组合结构,不论公园、庭园、绿地行道树,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为此,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必须本着 “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点出发,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指导思想,协调应用适合于不同城市、不同园林特点的各种有效办法。 (2)尽量采用生物防治。 (3)园林植物的经济价值高,采取的防治措施要高效、安全。 (4)防治技术要求高。城市人口稠密,对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应选择以人体健康无影响 、低毒、无怪味,不污染环境的技术措施和药物。 四、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与任务 学习本课程要以应用为旨,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为切入点,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重视基础理论学习,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积极参加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从生态学观点出发,采取科学的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措施,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达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课程小结: 1.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任务:首先是保护城市绿化面貌,保护园林植物不受外界自然因素和病菌的危害,使园林植物能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应有的绿化功能,以及保证花、果、叶等可以直接利用部分的高产丰收;其次是使花卉、盆景和其他园林植物能顺利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三是在引种驯化和种子种苗的交流过程中,防止危险性病害传播、蔓延;四是保护风景区、旅游点的固有特色和自然环境,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等。 2.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特点 (1)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是“以综合治理为核心,实现对园林植物病害的可持续控制。” (2)尽量采用生物防治。 (3)园林植物的经济价值高,采取的防治措施要高效、安全。 (4)防治技术要求高。城市人口稠密,对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应选择以人体健康无影响 、低毒、无怪味,不污染环境的技术措施和药物。 作业: 1.简述园林植物保护的任务。 2.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谈谈谈如何学习好本课程。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 第一章 昆虫的基本知识(含实训)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 12园林技术1、2 教学目标 认识昆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昆虫的主要类别,进而明确其生长发育和种群消长与外界环境因素的辨证统一观系,为进一步学习主要害虫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昆虫各体段和附肢的基本构造、变化类型与功能的一致性;繁殖和发育与确定防治适期的联系。 教学难点 1、昆虫各体段和附肢的基本构造、变化类型与功能;2、昆虫分类要教给学生主要目、科的识别特征,培养编制和查阅检索表的能力。 教材教具 PPT及讲稿 教学内容(含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教法学法、作业布置等) 回顾:简述园林植物保护的任务。 导入: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全世界已知动物达150多万种,现已定名的昆虫就有100多万种。昆虫分布广,适应性强,遍布于人类所能到达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在冰雪覆盖的极地和高山,还是在几米深的土壤中;无论是在江河、湖泊、海洋,还是在干热的沙漠、阴湿的雨林,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新授: 第一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和附器 一、 昆虫的识别特征 (一)昆虫的特征 昆虫纲特征: 1.成虫体躯明显地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 2.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 3.胸部有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 4.腹部多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时还有1对尾须。 5.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器官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才能转变为成虫。 (二)螨类的特征 1.躯体分段不明显,没有头、胸、腹节之分。 2.无翅。 3.一般具有四对足。 4.个体比较小。 二、成虫外部形态构造及特征 (-)头部及主要附器 头部是昆虫的第一个体段。昆虫的头部通常着生有1对触角,1对复眼,1~3个单眼和口器。昆虫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1.昆虫头部的分区 昆虫头壳坚硬,呈半球型,由沟和缝划分为若干区。头的前方部分称为额区,额区的上方部分称为头顶,额区的两侧部分称为颊区,额区的下方部分称为唇基区,额区的后方部分称为后头区。 2.昆虫的头式 昆虫种类多,取食方式各异,取食器官在头部着生的位置各不相同。根据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昆虫的头式可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三种类型。 1)下口式 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如蝗虫等。 2)前口式 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几乎平行。如步甲等。 3)后口式 口器向后伸,贴在身体的腹面,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纵轴成锐角。如蝉等。 昆虫头式类型是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3.昆虫头部的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