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深基坑支护(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28: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建设有关单位

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拟建的东方金海岸位于××××。本工程拟建10栋50层1栋幼儿园4层。本工程+0.00

相当于黄海标高23.75m,全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底板面黄海标高为14.15m。基坑周长约688m。基坑南路为观音山北路,北侧和东侧为已建城市道路,西侧为空路。

2、地层情况

开挖面以下及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如下:

杂填土,厚度0.4~8.7m;粉质粘土,0.5~7.3m;淤泥质土,1.2~2.3m;粉砂0.9~2.2m粉质粘土1.0~12.2m砂质粘性土1.3~13.1m。

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水采取明排的方法,坡面设置泄水孔,坑内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随时将地下水排出坑外,保证坑内不积水。

3、地下水

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运移和赋存于杂填土①和粉砂2c孔隙中的上层滞水或中~强透水层。总体上,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为隔水层,残积土、全风化岩含水层属弱透水层,强风化岩和局部存在的中风化岩透不性能较好,属强透水层,微风化岩透不性能亦较差,可视为隔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相邻场地的侧向补给和下大气降水等补给,大体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迳流、排泄。勘察期间场地稳定水位在0.8~4.3m。

4、地下市政管网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物探图。 (三)、项目基坑设计 1、设计依据

?、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图及地下室底板深度等有关设计资料。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完成的《东方·金海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相关资料。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有关规范及规程。 2、基坑设计参数

?、场地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23.75m,基坑开挖深度为8.15~11.10m(根据甲方提供资料,主塔楼距离基坑边较远,不考虑主楼承台或地基梁的开挖深度对基坑支护的影响)。

?、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0。

?、场地周边施工堆载要求:离基坑坡顶10m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10KPa。 ?、本工程使用的水泥为PO 32.5R,?-HPB235钢筋,Φ- HPB335钢筋。 ?、本基坑采用动态设计,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信息对原设计及校核、修改和补充。本基坑施工采用信息施工方法,应特别注意施工质量。

3、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挖深不宜超过1.5m(淤泥质土等软土部分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1m),严禁无序大开挖。采用排桩+锚索(角撑)支护,待支撑体系强度达到80%的设计强度后方能对下段的土方开挖。

?、在支护结构施工前,应查明周边地下管线埋设位置及深度,确保管线安全,基坑超红线支护部分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开挖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围护结构的安全。

?、开挖后基坑暴露时间应尽可能短。地下室施工时,地下室外墙与围护之间的间隙应尽早回填,回填要求应按地下室土建施工图进行。

?、严禁雨天进行土方开挖,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坑内滞水及大气降水的疏导工作,确保坑内不积水。

?、土方开挖顺序及速度应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及时调整。 4、支护桩

?、开孔前,桩位应放样准确,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中心点与放样偏差不得大于20㎜。

?、人工挖孔灌注桩护壁混凝土C25厚150,护壁应加筋,一般挖孔桩每模深度1m,遇淤泥质土时,每模减小至0.5m。孔内应设置软爬梯,每天检查孔内是否存在毒气体,保证施工安全,挖至设计深度时,应进行孔底检查验收。

?、人工挖孔灌注桩必须间隔跳挖,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方可进行相邻桩成孔,每根挖孔应连续浇筑桩身混凝土至桩顶。

?、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应进行降水,保证挖孔施工干作业,挖出的土石应及进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孔口四周3m的范围内,严禁堆放坡顶。

?、人工挖孔灌注桩为?900,间距1800~2500。最大桩长小于15m。

?、本工程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本工程灌注桩钢筋笼通长布置,钢筋接头使用焊接,焊接长度为10d,接头必须按规范要求错开,钢筋笼严禁孔内绑扎。

?、保护层厚度50㎜。

?、本工程桩身检测:底应变测试总桩数的20%,由有关单位共同指定桩位,待检测合格后,方可全面开挖土方。

5、注浆钢筋锚杆

?、锚杆材料采用Φ22、25钢筋。成孔直径110㎜。土钉孔位和孔深允许偏差均为50㎜,土钉倾角15度,角度偏差小于2度。

?、锚杆注浆采用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0,水泥浆应随拌随用。注浆体设计强度20 MPa。为保证注浆效果,采用二次注浆工艺。其中,一次注浆控制标准为压力达到0.5 MPa或孔口溢浆,二次注浆控制标准为压力不小于2.0MPa或两次注浆量不小于60㎏/m。注浆体直径不小于110㎜。

?、上层锚杆支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注浆钢筋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试验数量不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

6、喷射混凝土

?、挖出的作业面修整后应尽快铺设钢筋网,钢筋与壁面间隙不小于30㎜。 ?、分层分段挂设钢筋网,坑壁上的钢筋网搭接采用绑扎,上下钢筋搭接长度应大于300㎜,水平方向搭接不小于20d,加强筋焊接接缝大于10d,双面焊大于5d,绑扎搭接长度大于45d。

?、喷射混凝土面层厚100㎜,混凝土等级不小于C20,水灰比为0.4,采用干式喷射工艺。

?、施工用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以防堵管,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 ?、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终凝后2小时应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小于5~7天,待混凝土层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喷射砼厚度采用钻孔法检测,每100m为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7、预应力锚索

?、锚索施工前应进行基本试验。

?、锚具、夹具及连接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

?、待锚索支护达到设计强度且锁口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后方能进行张拉锁定,张拉力应达到设计抗拔力要求,锁定荷载为设计锁定值,锚索锁定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8、信息施工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