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章末综合检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18: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章末综合检测(一)[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下列玻璃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

①蒸馏烧瓶 ②蒸发皿 ③试管 ④容量瓶 ⑤坩埚 ⑥量筒 ⑦烧杯 A.②③⑤ B.①③⑦ C.④⑥ D.③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目的两个要求:玻璃仪器和直接加热。蒸馏烧瓶、试管、容量瓶、量筒、烧杯均属于玻璃仪器,其中试管可直接加热,容量瓶和量筒不能加热,蒸馏烧瓶和烧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2.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B.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D.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解析:选C。BaCO3和BaSO4都不溶于水,故不可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BaSO4的BaCO3。

3.教师节时某校给全体教师进行了健康体检。下表是赵老师的体检表中的两项指标,其中涉及到的物理量是( ) 项目编号 5 13 项目名称 总胆红素 总胆固醇 结果 12.3 4.27 单位 μmol·L mmol·L -1-1参考值 0~19 3.6~5.18 A.溶解度 B.摩尔质量 C.质量分数 D.物质的量浓度

-1-1

解析:选D。μmol·L和mmol·L都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A.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表示1 mol CO2的质量为44 g

-1

B.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表示1 L溶液中含有1 mol硫酸

-1

C.气体摩尔体积 Vm≈22.4 L·mol,表示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23-1

D.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 mol,表示1 mol任何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

23

为6.02×10

解析:选C。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故C错误。 5.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101 kPa时,22.4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 C.0.1 mol Fe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16 g CH4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均为10NA

解析:选B。0 ℃、101 kPa是指标准状况,此时SO3不是气体,A错;0.1 mol Fe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Fe过量,根据0.1 mol Cl2计算转移的电子数,转移的电子数应

为0.2NA,C错;16 g CH4所含质子数为10NA,18 g NH4所含质子数为11NA,D错。

6.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

1

V 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11.2n5VA. B.

5V11.2nC.22.4V 5nD.22.4n 5V解析:选D。由反应方程式:4NH3+5O2===4NO+6H2O,可知该反应中每1 mol NH3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参加反应的NH3的物质的量为n(NH3)= mol,共转

22.4移电子n(e)=

V5V5V22.4n mol,其个数为n=×NA,即NA=,D项正确。 22.422.45V23

7.标准状况下的气体:①6.72 L NH3 ②1.204×10个H2S ③6.4 g CH4 ④0.5 mol

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体积大小:④>③>②>① B.分子数目:④>③>①>② C.氢原子数目:③>①>②>④ 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

23

解析:选B。6.72 L NH3为0.3 mol,1.204×10个H2S为0.2 mol,6.4 g CH4为0.4 mol,则分子数目和体积大小均为④>③>①>②;氢原子数目:③>①>④>②;质量大小:④>②>③>①。

-1

8.(2015·天津高三检测)将5 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

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1

A.5a/b mol·L B.10a/b mol·L

-1-1

C.b/5a mol·L D.a/b mol·L

-1

解析:选B。据稀释规律知:5 mol·L×a mL×2=b mL·c,解得c=10a/b mol·L-1

2+

9.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完

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

+-1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Na浓度(mol·L)为( )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2+

解析:选D。由反应中消耗H2SO4和AgNO3的物质的量可知,一份溶液中含x mol Ba,

-2+-

另一份溶液中含y mol C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含2x mol Ba、2y mol Cl,根据溶液电

2++-

中性原理得:2n(Ba)+n(Na)=n(Cl),n(Na+)=n(Cl-)-2n(Ba2+)=(2y-4x)mol,c(Na+-1

)=(2y-4x)/a mol·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5分)

10.(16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冷却水的方向是____________。装置D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

--

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检验自来水中Cl是否除净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

解析:装置A是过滤,装置B是蒸发,装置C是蒸馏,装置D是萃取分液。根据各种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回答。

答案:(1)引流(或使烧杯内的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中) 搅拌,防止蒸发皿内溶液因局部过热而溅出

(2)蒸馏烧瓶 下进上出 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或使凹槽对准小孔)

(3)B C 取少量蒸馏后的水于洁净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不产生沉淀表-

明Cl除净 D 萃取

-1

11.(10分)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四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 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 L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解析:(1)根据n=可得n=

mMm g

M g·molM-1

= mol;(2)已知该气体分子为四原子分子,

mM4mN则该气体中所含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根据n=可得,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NNA

=n×NA=

4mNA

M=

4mM mol×6.02×10 mol=

23-1

2.408×10m24

M;(3)在标准状况下,Vm=22.4

Vm22.4m-1-1

L·mol,根据n=,可得:V=n×Vm= mol×22.4 L·mol= L;(4)1 L水的质

Vm

MM量是1 000 g,m g该气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m(溶质)

m(溶质)+m(H2O)

m molMmnm-1

×100%=×100%;(5)V(aq)= V L,则c=== mol·L。

m+1 000V(aq)V LMV答案:(1)

4mNA?2.408×10m?(2)?或?

24

mMMM??

22.4mmm(3) (4)×100% (5)

Mm+1 000MV12.(14分)(2015·福建泉州高三模拟)某同学欲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配制

-1

500 mL 0.5 mol·L的稀H2SO4。

(1)填写下列操作步骤: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