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登月 1教案 沪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39: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登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复习巩固三位数的加减法及多位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运用轴对称图形和三角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

培养巧算的灵活运用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结合航天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巧妙计算。 教学难点:

三角形角的特点和三角形的计数。 教学策略:

通过小组探讨,互相帮助,复习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图形的特点。 教具准备:

配套软件平台,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2003年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神州五号飞船载着首位航天英雄杨利伟登上了太空。2005年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再次登上太空,在茫茫天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同学们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吗?

2. 今天小胖他们也来到了航天基地准备登月。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开始旅程。不过登月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必须克服许多困难。出示课题:登月。

[用中国宇航员登上太空的故事引出课题,不仅成为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情境主线,而且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 二、小组合作,探究练习

1. 首先他们碰到的是一组什么样的题呢?仔细观察,找找规律。 820-130=

830-130= 840-130= 850-130=

学生独立练习,小组谈论: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快?先算哪一题?规律是什么? 180+320= 190+310= 200+300= 310+290=

讨论:先算哪一题简单?你根据怎样的规律?要注意什么?

2. 他们用智慧通过了第一关后,碰到了第二道难关,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440+96+204= 仔细观察题目,发现什么?可以先算什么? 750+165—165= 观察题目,说说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 548—296—104=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比比谁的方法更加简便? 808—799+91= 这一题的三个数字有什么特殊的吗?先算什么简单? 小结:通过巧算,能又快又准确地得到答案。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及时汇报核对。 506+298+94= 112+429+71= 933+295—933= 686+391—486=

[运用巧算的方法进行灵活解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在解答题目之前,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发现三个数字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然后再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巧算。还可以通过原运算方法和巧算方法的结果比较,来让学生体会巧算的价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3. 经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和小胖他们一起来到了航天火箭的面前。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吗?学生练习,同桌核对。画好了看一看是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轴对称图形就是沿着一条直线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

4. 一起来做登月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吧,只要解答出最后两道题就可以登月了。 4×9+5×9 7×3—5×3 =( )×9 =( )×3 =( ) =( )

提问: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个几?几个几减几个几等于几个几?

5. 火箭终于把小胖他们送上了月球,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月球上的环形山,你们感觉怎样?让我

们一开始去探索月球上的奥秘。

49—6×7= 1×2×3= 7×8+5= 86—9×9= 2×3×4= 7×8+6= 73—8×9= 3×4×5= 6×9+6= 37—5×7= 4×5×6= 6×9+7= 29—3×8= 5×6×0= 5×7+5= 22—3×6= 5×7+6= 提问:这些题应该用怎样的运算顺序来计算?指名学生汇报答案。 6. 第二座环形山上是些什么题?竖式计算会碰到些什么问题?

讨论:什么时候该进位?什么时候该退位?进位注意什么?退位注意什么? 请学生练习,板演交流。

7.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最后一座环形山上,遇到了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用手势判断对不对,并说说理由: 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 )对。

钝角三角形有3个钝角。( )不对,为什么? 直角三角形中没有锐角。( )不对,为什么? 小结:三角形中最少有( )个锐角。 动动小脑筋: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由于三角形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教学中要适当通过直观图形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特别是“三角形中最少有( )个锐角”可以通过上面三题的判断和辨析来进行小结,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果,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 三、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今天我们复习了上学期的许多知识,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