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护肤小窍门美容护肤手法(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27: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谈《船舶辅机》的海考辅导

汪亭玉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轮机工程系, 江苏 南京 211170)

摘 要:《船舶辅机》是轮管专业的一门难学、难考的专业课程。为提高海考合格率,本文从考前辅导的角度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指出:考前辅导的教学机动性强,技巧性要求高。应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和安排教学。

关键词:船舶辅机;考前辅导;教学方法

根据STCW78/95国际公约和《海员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通过交通部审批的航海类院校的在校生可以参加远洋船员适任证书的考试(以下简称“海考”)。海考由交通部统一组织和命题,每年两期。因其权威性和可比性,各航海院校遂将海考的合格率视为专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为了提高海考合格率,我院除在正常教学中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外,还增设了考前辅导这一教学环节。以下就《船舶辅机》课程对考前辅导的教学及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1 《船舶辅机》课程的特点及海考现状

1.1 《船舶辅机》课程内容概要及特点

《船舶辅机》是轮管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讲授内容包括:船用泵类、空气压缩机、舵机、绞缆机、锚机、辅锅炉、制冷装置、空调装置及海水淡化装置。该课程的特点为:

(1)内容多、杂、散。偌大一个机舱,除主动力装置和船舶电站外,其余设备均属于船舶辅机。由于各装置及系统彼此独立,教材中分属不同章节,无逻辑联系,内容庞杂、分散,这种多、杂、散的课程结构,为学、教、考带来了难度。

(2)知识多。《流体力学》、《液压传动》、《热工》、《传热学》、《机械基础》等,均是其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差,必然为课程学习带来困难。

(3)实践性强。操作管理、维修保养方面内容对没有海龄的人来说,空洞枯燥、事倍功半。

1.2 《船舶辅机》海考现状分析

由于上述特点,《船舶辅机》历来被认为是轮管专业中难学、难考的一门课程。海考以来,合格率一直较低。后将有关内容(分油机、防污染装置)划入其它课程进行减负后,情况有所改善。

2 《船舶辅机》考前辅导的教学

2.1 考前辅导的目的

海考每年两期,考试时间由交通部规定,7门课于3~4天考完。而在校生7门课程的开

设有先后,跨度达4~5学期,为提高海考合格率,学校在考前安排数周辅导课以集中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并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其应试能力。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效果是好的。 2.2 《船舶辅机》考前辅导的教学

2.2.1 把握整体,全面复习

《船舶辅机》课程结束至海考进行,间隔期为1~2学期,故考前辅导一般先安排整体内容的全面复习。复习课的讲述是完全不同于正常上课的教学。一是时间短,二是学生的起点高(专业课程已讲完)。因此,授课时要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精练透彻、概括性强。要按照系统的观点,将轮机工程的知识体系分成4个层次:知识领域,知识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一个知识领域通常是由几个知识模块组成,知识模块基本上以课程的形式呈现,知识单元以章的形式出现,而一个知识单元则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海考辅导的讲述应以机舱为契点,将各设备所分属的章节视为子系统、子块,重点抓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本门课程的整体构架,将过去独立的、具体的零碎知识填充到整体的辅机知识模块中。例如船用泵,正常教学中,采用的是线型思维,直叙性教学一个一个顺着讲,纵向进行。考前辅导的教学,我采用发散型的网状思维,对课程内容重新处理,横向比较着讲。以容积式泵为例:先讲往复泵、齿轮泵、叶片泵、螺杆泵的共同点:均是通过工作部件(活塞、齿轮、螺杆、转子)运动,使密封空间容积变化产生吸排;均具有自吸、排压高、理论流量只由几何尺寸和转速所决定的特点;均采用开式启动,回流法调节流量,排口设安全阀。再讲各泵因某些结构不同带来的性能相异。如,往复泵因有水阀,减速器和采用曲柄连杆机构传动,有转速低,流量不均,结构笨重,易损件多的特点;而齿轮泵与其相比,既无水阀也无减速器,结构紧凑得多,转速也高,流量大,但因吸排口分布于齿轮两侧,成径向受力不平衡;对于螺杆泵,因吸排口在螺杆两端,主要是轴向力不平衡;双作用叶片泵径向受力平衡,间隙小,因而容积效率和排压较高,但对油液的清洁度要求也高。经此处理,学生对容积泵的认识更清晰,更透彻,可受串珠成链之效。 2.2.2 解难剖疑,拾漏补缺

辅机中的制冷理论,空调的焓湿图,起货机的液压系统是课程中较难掌握的部分。考前辅导应详细讲述。我采用的方法是字图对应,加深理解制冷理论。以压焓图为突破口,比较理想循环、理论循环、实际循环的不同来搞清内容。对起货机液压系统,则用开式系统,闭式系统两个典型实例来比较换向、调速、限速,安全保护等功用实现方式的不同思路。我要求不但要弄清理论,还要默画系统图,只有胸有成“图”,不管是主油路,付油路,有关系统的题目,选择起来才有把握。

对于学生感到有疑惑的内容,我采取的方法是和学生一起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到结论。对课程中容易疏忽的薄弱之处,拾漏补缺。讲课前要对学生掌握课程的情况,胸中有数,应针对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来设计安排教学。对带有共性的问题,课上集中;个别的问题课下辅导;对处于70分及格线边缘的学生,要格外花些精力,力争推上一个台阶。 2.2.3 摸拟做题,强化训练

考前辅导的部分时间要安排现场做题,模拟海考。其目的,一是了解考生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二是扩大视野,提高答题速度。根据以往经验,海考试题一般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重复题,强化训练,使考生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适应其考试形式,应考时熟门熟路,不但可节省答题时间,而且心理上从容,不易看错、答错题,遗憾丢分。除了习题集及往届试卷的题目外,我针对易疏忽易误解的课程内容,自己出一些题,补漏挂失。 2.2.4 应考之策,努力拿分

考前辅导按海考大纲进行,考什么讲什么,如舵机,空压机是学历教育必考的内容,但不是3000千瓦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海考大纲内容,考前辅导可删除,不予复习和训练。

考前辅导不但光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拿分。应考之策首要是审题,要能够冷静地分析题意,只有明了题目所考的知识点,选择的答案才有把握。

海考全部是单选题,如遇到直选答案无把握的情况,可反向推理,用排除法来处理。 对于因出题不严密使题意不清的题目,我从不刻意回避,我认为人为地营造一个完美的试题环境,学生没有心理准备,真在海考中遇到会束手无策,丢分失分。此类题,重点分析题目不严密处,出题者的意图以及答案的多重性和最大可能性。我认为,此类题的讲解,不单是分析其答案,而是使学生在艰难的思索中提高其应变能力。

有些题文字表达不直观,晦涩曲折,对思考产生障碍,最易出错,尤其在考场上情绪紧张时。例如辅机有道题:关于旋涡泵下列说法错的是( )

A 采用回流调节比节流调节好 B 较容易实现自吸 C 不应不关排出阀起动 D 抗气蚀性能差

分析此题,选错就给思考增加难度,答案又采用不—不结构,否定一次转弯一次,将人头脑搅混,一时想不透,如将C 改成应关排出阀起动,题意明显多了。这种情况可用负负得正的思维来处理。

对于完全做不出的题,可采取随机选择,切不可放弃。

3 考前辅导中的误区及相关问题

3.1 考前辅导中的误区

在考前辅导的教学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影响其效能的发挥。

误区之一是认为,考前辅导就是复习。于是一方面教师喊课时不够,另一方面学生缺席不来。如果教师在考前辅导中按正常教学摸式进行,或者只是简单地浓缩,不开动脑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误区之二是认为:考前辅导就是做题。教师复印大量试卷,并给出答案,学生不看书,不思考,不求甚解,死记答案。殊不知,海考的试题是从题库中抽取,而题库则源源不断补充新题,上述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要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灵了。只有牢固地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才能确保答题正确。特别是STCW78/95公约实施后,船员培训和考核与国际接轨,海考的试题逐渐从记忆型向理解型、从知识型向能力性型转变。 3.2 考前辅导的相关问题

考前辅导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效能的发挥。比较突出的是课时的分配和师资的配备。

按目前现状,轮管海考7门课分别由7~10名教师执教。为提高本门课程的合格率,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时尽可能多些,目前的做法是7门课均分总课时,而考下来的结果是某些单科合格率很高,但7门课总合格率很低,某一至两门课程拖了全局的后腿。如何根据每届、每班学生对各门课程掌握的情况合理配置课时,加强较弱课程的辅导,是较难掌握尺度的,这要求教学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考前辅导是不同于正常上课的教学形式,既要讲课,也须做题,如何安排所占比例,一切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生源不同,每届甚至每班的做法就要调整,考前辅导的机动性强,技巧性要求高,注重结果,注重实效,师资是关键,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有足够强的责任心,另一方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师资的不平衡给配置带来困难,对考前辅导效能的发挥影响极大。

参加海考,取得行业合格证书是航海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提高海考合格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