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竞赛辅导资料 专题十七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29: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十七: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竞赛要求]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间期和有丝分裂

染色单体、赤道板、单倍体和二倍体、基因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配子、交换 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2.生殖和发育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排卵和经期 受精

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的形成 胚胎的膜 [知识梳理]

一、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雄性生殖系统 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贮精囊、前列腺、阴茎组成。 1. 睾丸和精子发生

(1) 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器官,睾丸含有1000条左右高度盘曲的精曲小管总长度可达250m;曲线精管内壁是精上皮,精上皮的基层的细胞是精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之间的支持细胞。精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精子,支持细胞的作用是支持以及为精原细胞和精子提供营养和吞食残余细胞质的作用;支持细胞的另一作用是分泌抑制素,抑制激素的产生。盘曲的曲细精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具有分泌雄激素的作用。 (2)精子发生:

? 精原细胞(2n)

↓多次有丝分裂(增殖期) 大量精原细胞 ? 继续增殖

1

↓长大(生长期) ?初级精母细胞(2n)

↓第一次减数分裂(联会、染色体交换) ?次级精母细胞(2n)

↓第二次减数分裂 ?精(子)细胞(n)

↓形态变化、发育 ?精子(n)

精子发生的特点:从精原细胞到精细胞虽然经过了多次分裂,但细胞质并不完全断开,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每一代细胞彼此都是以细胞质桥相连接的,所以各细胞可以互通信息,使分裂化化的速度一致。

(3)精子结构(和精子运动) 精子分三部分:

?头部:核内含染色体;

顶体是特化的高尔基体 (水解酶),帮助精子穿过卵膜,见下“顶体反应”; 中心粒有2个

?中段:腺粒体鞘 (螺旋形、包围轴丝) 轴丝

尾部:长、构造同鞭毛 2.雄激素

精巢的双重功能:产生精细胞;分泌激素。 精巢分泌的激素有:

(1)抑制素:支持细胞(精原细胞之间)分泌;抑制雄激素的产生。 (2)雄激素:间质细胞分泌(精曲小管间结缔组织细胞),种类很多,其中睾酮是最重要的一种,作用是刺激雄性生殖器官、精子的发育成熟;刺激、维持第二性征。 激素分泌的调控作用:见下图。 下丘脑

LH 释放因子、FSH释放因子 负反馈 腺垂体

促卵泡激素(FSH) 促黄体生成激素(LH)

睾丸间质细胞 促进精子生睾丸支持细胞

(二)雌性生殖系统 雄激素 抑制素 1.卵巢和卵子发生 2

(1)卵巢构造:皮质为生殖上皮。

(2)初级卵泡与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泡是最小的卵泡,外周一层细胞为卵泡细胞; 中央1个为初级卵母细胞。女婴降生时,两侧卵巢有初级卵泡约100万X2 = 200万个, 均已进入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并停留在这个阶段,直至性发育(初潮),初级卵母细胞的继续发育,进入性成熟阶段。只有大约40万个初级卵母细胞保留下来,在性激素的刺激下“苏醒”并继续发育。大约每28天只有一个开始发育;两个卵巢轮流排卵,一生中发育的初级卵母细胞:约400个。

(3)次级卵泡与次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泡“苏醒”、增大,长大成熟,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第一极体)。

(4)排卵:次级卵泡长大、成熟。排出次级卵母细胞(及极体)进入腹腔输卵管。 (5)卵(卵细胞)的形成:在输卵管内,当受精之后,次级卵母细胞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由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第一极体也分裂产生2个第二极体。结果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终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2.卵细胞或卵 (1)卵的类型

?依卵黄多少划分: 少黄卵 -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头索、尾索、两栖、高等哺乳动物 多黄卵 - 鱼、爬行、鸟类

?依卵黄分布的位置划分 均黄卵 - 大多数少黄卵

中黄卵 - 某些少黄卵(节肢动物 - 昆虫) 端黄卵 - 某些少黄卵(两栖类)、多黄卵 (2)卵黄多少与发育的关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