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33: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阶段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 2018.4

一、卷面书写(共4分) 二、积累运用(共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宽恕 shù 侏儒 rú 翡翠fěn 广袤无垠mào ....B 绯红fēi 愚钝睨pì 深恶痛绝è ..dùn 睥..C 黝黑yǒu 凛冽lǐn 执拗短叹xū ...niù 长吁.D 不逊待lüè 藏污纳垢.xùn 禁锢.gù 虐..gò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

A 诘责 滞留 正襟危坐 拖泥带水 B 责罚 真谛 油光可鉴 家图四壁 C 托辞 琐事 诚慌诚恐 盛气凌人 D 广漠 璀粲 翻来覆去 习以为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 ..(朔方:北方。)

B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胆怯退缩的样子。)

C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及了。(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D 他兄弟俩只有我一个男孩子,想把我培养成人,将来光大门楣,只有到济南这一条路。 ....(光大门楣:指光耀门庭,光宗耀祖。)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 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屋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想可见。

B 母亲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知道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C 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

D 点!宇宙中最利害的点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 书信可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文体。 B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天气,画家喜欢描画它,诗人喜欢歌唱它。 C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D 如果说记叙文是一条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那么素材就是珍珠,而线索就是串起珍珠的金缕银线。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说他从来不到官庄来作案,“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绿林英雄的义气。 B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会凭栏望月吗? C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D 我的课本那里还想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雪》—《朝花夕拾》—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

B 《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C 《列夫·托尔斯泰》—《三作家》—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D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诗人 8.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讲述 的故事。他的一生非常勤奋,依靠阅读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他独有特色的幻想由于符合科学的原理,变成了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推理和预言。他的许多科学幻想已经被后来的科学家发现所证明。(3分)

【选做题】附加分:3分(只要做对了就加入总分,也可以不做。)

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照要求填空。 【读书笔记以】情节概括

A 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 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 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 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滩 上述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 )(只填序号)(2分) 【读书笔记2】人物点评

A 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B 他,心地善良,刚一勇敢,酷爱真理。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上述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是 (1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8分)

(1)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亭亭山上松, 。(刘桢《赠从弟(其二)》)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 、没有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郭沫若《雷电颂》) (5)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6)急湍甚箭, 。(吴均《与朱元思书》)

(7)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0.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

近期,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首次明确规定将“家务劳动”纳入小学作业,此举向学生和家长发出一个信号:做家务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如今,做家务并不是一件被中国父母看重的事情。很多家长包办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生活事务,甚至还有部分家长向孩子灌输“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只能去扫大街”之类的观念。把家务和劳动视为惩罚,将学习成绩的好坏当作唯一评价标准。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1、12题。(4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11.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句,“东风”在诗中具体指什么?(1分)

12.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圣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写此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16题。(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援疑质理 (3)腰白玉之环 ...1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 或遇其叱咄 或以钱币乞之 B尝趋百里外 未尝识书具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手自笔录 还自扬州 ....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译: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

16.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3分)

句子: 感悟: (三)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完成17——19题。(8分)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jì)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gān),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pōu)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xié)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