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各区初三化学二模汇总实验探究详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6:09: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3.(7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完成盐的性质实验后,处理废液时将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发现产生了蓝色沉淀,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沉淀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的沉淀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 甲同学查阅溶解性表,发现碳酸铜难溶,他猜想该沉淀为CuCO3。

② 乙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他猜想该沉淀为Cu(OH)2 。 ③ 根据甲、乙同学的猜想,丙同学认为该沉淀为CuCO3 和Cu(OH)2 。

【查阅资料】① 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均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 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 220℃。

③ 无水CuSO4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进行实验】 (1) 固体的获取

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洗涤、低温烘干后得蓝色固体。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和现象是 。 (2)固体成分的定性探究

①甲同学用下述方案进行实验,并得到下列现象。

由此甲同学认为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乙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乙同学通过实验得出丙同学的猜想成立,其实验时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3)固体成分的定量测定

丙同学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关系图,如右图所示。

该固体中Cu(OH)2与CuCO3的质量比为 。 【实验反思】

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 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其猜想成立

② 甲同学实验过程中所得蓝色溶液的溶质为CuSO4

③ 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先观察到B中变化再观察到C中变化 ④ 丙同学实验中C点所得固体为CuCO3

1

33.(8分)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____________,②是CaCl2

【收集资料】碳酸钠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①正确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____________;猜想三:NaOH 【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不成立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

33.(7分)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与N2发生反应。(1)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2

① 写出检验G中气体的方法 。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

③若观察到 ,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氢氧化钠 猜想2:是碳酸氢钠 猜想3:是碳酸钠

你认为猜想 是不正确的,理由是 。 ...【进行实验】排除错误猜想后,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

实验操作 取少量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反思与评价】

①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 。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现象 【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 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 ;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 象是 。 【探究活动3】:能否通过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