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2卧薪尝胆(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7:17: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2 卧薪尝胆

本课是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课文则重点是写勾践,以他命运的变化为线索,写他虽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反败为胜。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

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叙述精当,概括力强,写勾践在吴国受辱,课文只抓住三点,即勾践在吴国的穿、住、做。穿的是粗布衣,住的是石头房,做的是“养马驾车,舂米推磨”的事,就从生活的不同侧面,很典型地反映了勾践在吴国的处境。同样写勾践回国后的励精图治,用“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总起,从“白天”“晚上”“饭前”三个方面来叙述勾践怎样卧薪尝胆。总分段落明显。课文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朗读课文,并能够讲述故事,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兴趣。

2.初步学习选用文中关键词句概括段的意思,从而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重点细读第2、3、4自然段,深入体会勾践如何以屈求伸,报仇雪恨,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4.开展“走进历史成语故事”的活动,搜集喜欢的成语故事讲一讲。

【重点】

初步学习选用文中关键词句概括段的意思,从而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

重点细读第2、3、4自然段,深入体会勾践如何以屈求伸,报仇雪恨,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卧薪尝胆》是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在设计本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我一开始就直奔重点,让学生用文中的句子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再围绕理解“卧薪尝胆”,让学生探究“为什么卧薪尝胆?”“怎么卧薪尝胆?”“结果如何?”从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文章的语言表达。

充分的朗读:课文既是一个历史故事,又是一个成语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默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等,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受越王勾践所受的屈辱以及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坚定决心

合理的想象:注重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比如“兵败会稽前,勾践穿的是( ),住的是( ),吃的是( ),出门时( )……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今,他穿上了( ),住进了( ),吃的是( ),给吴王( ),……受尽了屈辱”。既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语言文字,了解了勾践在吴国做奴仆时所受的屈辱,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多媒体。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磨和舂米的石臼等远离学生生活的物品,选择在多媒体上用图片展示和说明,在了解这些东西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勾践夫妇在吴国所受的屈辱。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卡查看预习情况,以便以学定教。 【学生准备】 1.读词语,学生字。 2.熟读课文。

3.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2课时

第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朗读课文,并能够讲述故事,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兴趣。

2.初步学习选用文中关键词句概括段的意思,从而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重点细读第2、3自然段,深入体会勾践如何以屈求伸,报仇雪恨,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重点】

初步学习选用文中关键词句概括段的意思,从而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讲述故事;细读第2、3自然段,深入体会勾践如何以屈求伸,报仇雪恨。 【难点】

通过细读文本,感受勾践以屈求伸,卧薪尝胆、报仇雪恨的精神,激起阅读历史成语故事的兴趣。

方法一

1.出示成语串“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见教材练习4“读读背背”)指名朗读、齐读。(读正确)

2.关于“卧薪尝胆”还有一个历史成语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读一读。板书课题,提示“卧”的书写笔顺。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 由学生熟悉的故事形式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二 谈话导入

1.同学们,手指图,问兵器,指什么?引出“王”。 板书“王”,你认为怎样的人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