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标管理方法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29: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目标管理方法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目标管理方法是美国学者德鲁克等人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它一问世就受到世人瞩目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目标管理是对管理全过程全面进行管理的现代管理方法,它可以把各种管理要素有机地协调起来,充分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近几年来目标管理方法被引入到学校,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教学管理中,结合教学工作的自身特点,实行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可以将学校的教学任务层层分解,量化指标,责任到人,从而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一、目标管理的意义

目标管理方法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年级组、教研组、学科备课组、班级以及个人取得最佳教学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所谓目标是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事先确定预期要实现的目标,即年级组、教研组、学科备课组、班级以及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学校的决策、协调、监督、考核、评比、奖惩等等一系列活动要以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集体、组织和个人的作用,取得良好业绩。

1、目标管理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目标层层分解实际上就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分解,具体到每个人就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统一。每一个组织成员都必须关心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因此能极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个人浅能和才干,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促使教师研究学生,钻研业务,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工作效率。

2、 目标管理突出了以工作为中心的思想

学校教学总目标确定以后,向下级层层分解,年级有目标,班级有目标,学科有目标,个人有目标。个人、班级、年级的工作目标的实现就是学校工作目标的实现。切实可行的目标可以使大家明确学校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易形成集体凝聚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行动统一,协调一致,工作重心更突出。

3、 目标管理突出了以业绩为中心的思想

工作成果就是目标管理达到的程度,是集体、组织和个人的实际业绩。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属弹性工作性质,目标管理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增加或延长有效劳动,减少与工作无关的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创造最佳业绩。

4、目标管理突出了以合作为中心的思想

个人目标在最底层,而年级、班级、学科组的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成员间的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是与各层目标挂钩的,个人的升降、奖惩与经济利益直接与集体、组织联系起来,促使每个人必须将自己利益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以学校工作为重,顾全大局,争集体利益,争集体荣誉,争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获得最大利益,取得最大成绩。

二、目标管理的作用

目标管理方法对各项工作的快速、健康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

在学校总目标下层层分解,组成了周密的目标体系,形成了系统性管理,各部门、各管理环节和个人的工作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统一在总目标下。合理的运营机制使工作开展得快速、有效,上下贯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有利于突出工作中心

目标系统就是工作系统,目标分解就是工作分解。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以及个

人有着不同的工作目标。目标管理就是层层有目标,人人有目标。每个人、每个集体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自我控制与调节实现各自的目标。

3、有利于教师个人浅能的发挥

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过程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过程,学校管理部门制定的目标要本着合理、公正、公开的原则,让老师们清楚为什么这样定标?目标是依据什么标准制定的?期望值有多高?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可以促使教师们了解学校的发展方向,关心学校的成长,爱学校,爱集体,激发工作热情,发挥个人才干,创造最佳业绩。

4、有利于强化责任

目标层层分解,各层组织与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强化了自己的责任。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与协调,加强责任管理,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首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遵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根据上级的要求,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学校教学的总目标。在总目标下分别制定各层各时期的分目标,根据学校总目标制定年级以及学科目标,根据年级总目标和学科总目标制定班级和个人目标。要理论联系实际,目标要合情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目标的高低要适度,目标太高了可望而不可及,会让老师们丧失信心,放弃追求。目标太低了容易达到,也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就很难激发老师们的创造性。目标要实际、具体、可操作,避免空洞无效。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采取上下结合的方法制定一定时期的目标。可以通过教师研讨会的形式,让教师们参与目标的制定,提倡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坚持求真务实、敬业创业精神,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行机制。

2、目标管理与实施

目标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也就是说要有一系列的考核标准。如实行目标管理有多少项目?每项的考核内容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考评?评分的标准是什么?基本分值与权重是多少?设立哪些奖项?奖励标准是什么?奖金数额多少?哪些考评与奖励挂钩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下属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贯彻执行,使目标管理在基层工作中顺利实施,保证任务按时完成。

3、目标管理的检查与考核

在目标实施后,在一定期限内要进行考核评价检查实施情况,总结经验与不足。把成果评价作为奖励、晋升的依据。从目标检查形式来看有自查、抽查、互查、重点查等。从考评方法来看有自我考评、学生考评、上级考评和民主评价等,分为定量考评、定性考评和综合考评。按考评标准给完成目标的各项工作打分,根据得分多少和工作努力的程度,经民主评价,分出等级。对一些无可比性的项目用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评估。

总之,目标管理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对上目标明确,对下目标具体,给教师以压力,进而转化成动力,激发教师的上进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催人奋进,促使教师们去拼搏、进取、创新,争创一流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