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 16:23: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0
一.填空32
1.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既有新城市的崛起,也有老成的更新,从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新转型的城市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主体开埠城市,如——;局部开埠城市,如——;——,如——;——,如——。
2.中国佛教著名石窟有甘肃的——,山西大同的——,——的龙门石窟。 3.我国现存唯一的楼阁塔——,现存最早的密檐塔是——代——塔
4.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跨度达——米 5.我国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是—— 6.古埃及崇拜太阳的柱式纪念碑—— 7.南京中山陵音乐台的建筑原型是——
8.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常用的构图手法——,代表作为—— 9.请写出古罗马歌颂君王战功和权利的建筑类型—— 10.中古伊斯兰建筑常用以承托出挑构建的名称—— 11.中世纪西欧哥特教堂典型平面形制一般为——
12.19世纪德国古典复兴建筑最杰出的人物——,代表作为—— 13.识图
(1)名称:坦比哀多 设计人:伯拉孟特 (2)名称:斯坦纳住宅 设计人:洛斯
(3)名称: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 设计人:皮亚诺和罗杰斯 二.绘图并说明 1.明清北京宫殿5 2.留园入口平面5
3.北京四合院5 4.乾陵5 5.窣堵坡5
6.希腊多立克及主要部分名称5 7.帕拉第奥母题5 8.建筑新五点5
三.简答题(英文需要翻译出)
1.背诵编纂并流传至今的关于中国建筑技术的书名、作者及主要内容5
2.童寯的两件作品及两部著作,简述童寯先生在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及历史研究方面的成就。5 3.比较下列两城的城市在规划布局方面的差异(至少四点)5 (1)唐长安(2)北宋东京城 4.Basilica5 5.Piazza San Maroc5 6.CIAM5
四.简述题(48)
1.以颐和园为例,画出其平面图并论述清代皇家园林的造园特点,并进一步分析清代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设计方法上的异同12
2.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经历漫长的发展成为成熟的建筑体系12
(1)试举出唐宋元清时期的一座代表性建筑,(无需画图),并据此说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在不同时代的特征。
(2)在当代建筑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优势 3.请结合实例论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和府邸建造的特色成就12 4,试举出一名普利策奖的获得者并评述12
东南大学2012年考研初试 一. 填空(36分)
中国早期方形重层佛塔的印度原型在《魏书释老志》中被称作(1)。 皇家祭祀祖先的主要建筑称作(2),其中祖先牌位安放遵循(3)制度。
明太祖开创的南京宫殿形制被称为“三殿两宫五门”,由南向北方向上具体是指大明门,天安门(4),午门,(5),(6),中和殿,保和殿,(7),坤宁宫。 明清北京城的直接前身是(8)代的(9)城,其主要设计者是(10)。
中国早期四大清真寺是杭州(11)、(12)的(13)、(14)的麒麟寺和广州的狮子寺。 窑洞可以分为(15)(16)(17)三种。
中国传统村落的选址的基本理论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18)(19)要素的认知。
希腊古典时期成熟的大型神庙平面形制一般为(20),希腊多立克柱式细长比一般为(21)。 古罗马时期最伟大的工程设施是(22),罗马三券式凯旋门代表(23)。 耶路撒冷最著名的伊斯兰建筑是(24)。
西欧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以(25)中心发展起来,最高尖塔出现在(26)教堂。 “The Four Books of Architecture”的作者是(27)。
被认为是20世纪初现代艺术和建筑发展核心和源泉的先锋艺术流派是(28)。 1927年德国斯图加特维森霍夫住宅展的规划师是(29)。 迄今为止曾获普利茨克奖的日本建筑师有(至少两位)(30)。 请写出下图的建筑名称,建筑地点或建筑师。 (31)(32)(33)(34)(35)(36)。 二. 绘图(36分) 拙政园中部总平面图。 天坛总平面图。
唐佛光寺东大殿立面。 古埃及神庙典型平面。
罗马斗兽场的一个立面单元并写出下面三层柱式名称。 费城栗子山庄母亲住宅立面。 三. 简答(30分)
简述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木构技术特征。
说出宋代流传至今的建筑技术专书的名称及其作者,并简述性质。 为什么说隋大兴城(即唐长安城)的规划属于邺城体系。 Stupa Romanesque Team x 四. 论述
举例绘图分析杨廷宝的一座代表性建筑,并以杨廷宝的建筑创作为例,论述近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几种倾向。(12分)
以明孝陵为例,绘图并分析论述中国古代纪念性建筑群的设计特色,并根据你的理解阐述纪念建筑古今的异同。(12分)
绘图并请分析希腊化时期城市广场布局的特点以及对欧洲影响。(10分)
当代中国建筑师的理论和实践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你熟悉其中的几位?就代表性建筑师中的一两位的创作谈谈自己的感想。(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