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13: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1.(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19)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

A.2Na2O2+CO2→2Na2CO3+O2 C.Na2O2+H2SO4→Na2SO4+H2O2 【答案】D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Na2O2+SO2→Na2SO4中,Na2O2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A、2Na2O2+CO2→2Na2CO3+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A不选;B、2Na2O2+2SO3→2Na2SO4+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不选;C、Na2O2+H2SO4→Na2SO4+H2O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D、3Na2O2+Cr2O3→2Na2CrO4+Na2O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D选。 2.(2014·山东理综化学卷,T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CH3CH3+Cl2CH2=CH2+HCl由油脂得到甘油 B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Cl2+2Br ̄=2Cl ̄+Br2 Zn+Cu=Zn+Cu D 【答案】B

【解析】A、CH2=CH2+HCl

CH3CH2Cl为取代反应,A错误;B、由油脂得到甘油,属于酯类的水解反

2Na2O2+2H2O+4NaOH+O2↑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Cl2+H2O=HCl+HClO 2+2+ B.2Na2O2+2SO3→2Na2SO4+O2

D.3Na2O2+Cr2O3→2Na2CrO4+Na2O

A CH3CH2Cl+HCl 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应。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属于糖类的水解反应,B正确;C、Zn+Cu2+=Zn2++Cu的单质Zn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错误;D、Cl2+H2O=HCl+HClO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错误。

3.(2014·全国大纲版理综化学卷,T13)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

c(C1?)KClO、KC1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C1O)

1c(C1?)c(C1?)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 =,则溶液中=??c(C1O)c(C1O)2B.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

1amol 215amol≤ne≤amol 26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答案】D

1amol 7c(C1?)【解析】A、令n(ClO)=1mol,反应后=11,则n(Cl—)=11mol,电子转移守恒,5×(nClO3—)?c(C1O)—

+1×n(ClO—)=1×n(Cl—),即5×n(ClO3—)+1×1mol=1×11mol,解得n(ClO3—)=2mol,故溶液中

c(C1?)1=,A正确;B、由Cl原子守恒可知,2n(Cl2)=n(KCl)+n(KClO)+n(KClO3),由钾离?c(C1O)2子守恒可知n(KCl)+n(KClO)+n(KClO3)=n(KOH),故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

1n(NaOH)21amol,B正确;C、氧化产物只有KClO3时,转移电子最多,根据电子转移守恒5n(KCl)=n(KClO3),211由钾离子守恒:n(KCl)+n(KClO3)=n(KOH),故n(KClO3)=n(KOH)=a mol,转移电子最大

6615物质的量=a mol×5=a mol,氧化产物只有KClO时,转移电子最少,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KCl)=n

6611(KClO),由钾离子守恒:n(KCl)+n(KClO)=n(KOH),故n(KClO)=n(KOH)= a mol,,

2211转移电子最小物质的量=a mol×1=a moll,故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

2215amol≤ne≤amol,C正确;D、氧化产物只有KClO3时,其物质的量最大,由C中计算可知:n最大2611(KClO3)=n(KOH)=a mol,D错误。

664.(2014·广东理综化学卷,T2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澄清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D 【答案】AD

【解析】A项:B项氨水可与Ag+发生络合反应,先生成沉淀Ag(OH)后溶解生成Ag(NH3)2OH溶液,故B项错误。C项铜与稀酸发生的反应不是臵换反应,故C明显错误。

5.(2014·安徽理综化学卷,T26)(14分)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Si S 离子半径 O2- Na+[网]来源:学&科&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熔点 NaCl Si 酸性 H2SO4 HClO4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出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答案】(14分)

(1)三、IA 2 1s2s22p63s23p2 (2)< > < <

(3)4CuCl(s)+O2(g)=2CuCl2(s)+2CuO(s) △H=?177.6KJ/mol(合理答案均给分)

(4)(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1)N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周期第IA族;Si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

核外电子基态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

(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S>Si;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O2->Na+;一般来说,原子晶体(Si)的熔点高于离子晶体(NaCl)的熔点,故熔点:Si> Na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为非金属性Cl>S,所以酸性:HClO4> 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