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 5:44: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 夏季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 D、冬季大陆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高 线 名姓 号 学封 级班 密卷试学大峡三 2013 年 春季 学期
《 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程考试试卷( B卷)
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
2、考试时间: 11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5分)
1、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 。 2、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 辐射,它对地面具有 效应。 3、一天当中,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在 时,但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时
左右。
4、泊松方程表明,干绝热变化中气块绝热上升,气压 ,温度呈指数 。 5、初夏我国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称为“ ”,这种天气就是 锋影响的结果。
6、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移动路径大体包括 路径、 路径和转向路径。
7、在世界各地的季风中,以 季风和 季风最为显著。
8、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包括 和 ,这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得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理量中,表示空气中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的是( )。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比湿 D、饱和差 2、在对流层大气成分中,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氩气 D、氧气 3、关于气温空间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气温从山麓向山顶降低
4、读北半球等压线和风向示意图,其中正确表示风向的箭头是( )。
5、春末夏初我国山东半岛沿海一带形成的雾多属( )。
A、辐射雾 B、锋面雾 C、平流雾 D、蒸发雾
6、当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时,西太平洋副高的脊线大致位于( A、20°N B、20-25°N C、30°N D、30-35°N 7、我国台风活动最多的时间是( )。
A、1-2月 B、3-4月 C、11月至次年4月 D、6-11月 8、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是( )。 ①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 ②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 ③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 ④冬季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面积大,所跨的纬度广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 10、读下图所示的四地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依次属于( )气候。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1 页
)。
得分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 1分,共10分)
(2)图中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10oC多的主要原因是 。
(3)南半球的等温线与大致与纬圈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 (4)全球年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洲。 2、读“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降水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 )
2、雨后天空呈青蓝色是因为太阳辐射中的青蓝色波长较长,容易被散射的缘故。( ) 线 名姓 号 学封 级班 密卷试学大峡三3、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晴朗的夜晚要相对小一些。( ) 4、赤道地区的气温年较差一般要比两极地区小一些 。( ) 5、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 6、在北半球,反气旋内的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
7、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大多以晴朗、少云、微风、炎热天气为主。( 8、一般来说,沿海地区白天近地面常形成陆风,晚上则形成海风。( )9、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
10、厄尔尼诺是指赤道太平洋南美洲沿岸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得分
四、读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15分)
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世界气温地理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 。 )
B2
页F2
FFF 1
3
(1)在图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V(在图中标出V)。 (2)F1是 力,它与 方向垂直;
(3)F2是 力,它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 (4)F3是 力,它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 3、读“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A、B、C、D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地,该地年较差为 oC。 (2)图中A、B、C、D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
(3)图中D地的气候类型属 气候,该地全年盛行 风,
深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
线 名姓 号 学封 级班 密卷试学大峡三得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
2、简述气团形成的条件
3、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有哪些?
得分
六、论述题(共10分)
论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3
页 线 名姓 号 学封 级班 密卷试学大峡三得分 七、综合题(共15分)
1、填表比较台风和寒潮天气的差异。(每空1分,共6分)
比较项目 台风 寒潮 发生季节 生成源地 天气特征
2、画出北半球近地面大气A处所受的各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及实际风向(4分)
998hPa
A
1002hPa 1004hPa
3、设山高为3000m,湿绝热直减率rs = 0.6℃/100m,干绝热直减率rd = 1℃/100m,一团未饱和湿空气在迎风坡山脚气温T0为14℃,露点Td0为11℃,当它到达山顶时,水汽已全部凝结并离开气块(见下图)。试求: (1)该团空气达到山顶时③处的温度是多少℃?
(2)气流越过山顶后到达背风坡山脚④处的温度是多少℃? 提示:凝结高度h = 123 (T0- Td0) (本题5分)
B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