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引发的理解障碍问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2 3:46: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析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引发的理解障碍问题

【摘 要】本文针对英汉翻译中存在的理解障碍问题,引用一些翻译过程中产生理解障碍的实例,主要从文化差异的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宗教文化;地理位置;社会风俗习惯。笔者认为只有在此三个层面上的理解才能对原文做出正确的理解,从而保证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关键词】理解障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手段,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转换过程。翻译准确和通顺是检验翻译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正确地理解原文是准确翻译的基础。从翻译中的语际交流过程可以看出,翻译始于理解,落实于表达,即译者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所传达信息意义的基础上,才能用合适的译语将原文的信息意义表达出来,并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者的理解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尤为突出。美国翻译理论家e. a. nida所指出的:“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

一、宗教文化

在宗教文化方面,有些词语虽然在汉语英语里都有对应的词汇,但由于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必须灵活处理。如“龙”与“dragon”,其表面意义都是一种想象中的爬行

动物,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英语中的“dragon”是“怪物、魔鬼、凶残”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龙代表着吉祥、如意、神圣、高贵、权利。“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直接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则变成了“four asian tigers”。 二、地理位置的文化

语言文化离不开人类生活的环境,正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语言渐渐形成,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

英国是一个海岛,渔业和航海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因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英语很多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例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hang in the wind (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三、社会风俗习惯的文化

例如打招呼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

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

四、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文化差异意识,克服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障碍问题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文化差异意识。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克服翻译中产生的理解障碍问题。

2.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翻译的培养。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文化差异翻译中必须加以重视。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