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课堂笔记整理(精华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2:05: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九年级物理课堂笔记整理(精华版)

一、物体尺度

二、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排列情况不同,物质以固、液、气三种状态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分子间作用

较强大

状态

固体

液体 气体

分子排列 体积和形状

流动性

紧密有规则 有一定的体积,有一定的形状

无固定的位

小 有一定的体积,无一定的形状

没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

形状

极度散乱

极小 有

三、几个要点:

1、光年是较大的长度的单位,1光年是指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例如: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

2、纳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 ,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例如: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0.3nm~0.4nm之间

二 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如:水凝固成冰、冰熔化成水时质量不变,宇航员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

二、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

质量的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记住:1公斤=1kg 1两=100克

三、质量的测量仪器:生活中用杆枰、案枰、电子枰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室中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四、天平的正确使用:

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移码:使游码位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4、称量: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由大到小加砝码,并调节游码到横梁恢复平衡。 5、读数:m物 =m码+游码左侧的示数 6、记录:数值和单位 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过称量

2、应用镊子加砝码,并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 4、称量中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三 密 度

1、密度的引入

实验表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同种物质m/v这个比值是一个定值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不同。即:不同物质的m/v这个比值一般不同。为了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 2、密度的定义及公式:ρ =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

变形式:m = ρv v =

m、v、ρ之间的关系:同种物质ρ一定,m与v成正比;

不同物质,若m相同,v与ρ成反比;

不同物质,若v相同,m与ρ成正比。

3、密度的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

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

1g/cm3 = 103 kg/m3

4、密度物理意义:ρ水=1.0×103 kg/m3表示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 记住:ρ水=1.0×103 kg/m3 = 1g/cm3

5、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其大小决定于m/v这个比值。对固体和液体物质来说,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密度的大小与m和v无关。

由课本中的数据可知:

1、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如:冰和水的密度是不同的

2、对气体物质来说,密度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因为温度升高时质量一定的气体的体积会明显增大,说明此时气体的密度变小了。

6、水的反常膨胀:一般物体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变小。水却是恰好相反,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从4℃到水完全凝固成冰,水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因而体积变大了。

第十三章 力 和 运 动 一 运 动 的 描 述

1、机械运动:指物体位置的改变,通常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选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是:1选一个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2看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5、经验总结:当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相同时,这两个物体相对于对方来说都是静止的。如:正在空中加油的加油机和受油机、并肩前行的两个同学、列车和车中的乘客、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