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8:00: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听听那冷雨》
选文说明:
这篇文章是我们鲁人版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山水神韵”,但就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来讲,有绝对不是简单的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作者也不是想告诉我们听雨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情。那蕴含其中的深沉的去国怀乡之感,那深深的挥之不去的伴随一生的乡愁,那对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深深的爱恋,就像文中淅淅沥沥下得淋淋漓漓的冷雨一样落在我们的心田,就为这个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这也是一篇值得我们认真研读的美文,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本文优美、诗化、深情的语言。
2.通过关键句段的赏析体会作者浓重、真挚、深沉的情思。 重点难点:
1.体会“听听那冷雨”中“听冷雨”所蕴含的深深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 2.体味作者深沉的对于历史、文化、人生的深沉哀思。 教学方法:
1.运用美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沉潜到作品的深处,整体感知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
2.提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体悟余光中先生那浓浓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幻灯片) 课前播放经典歌曲《故乡的云》。 这是一场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地雨,这更是一场下在作者心中的雨,这场雨下得凄凉、凄冷、凄清、凄楚更凄迷,下得缠绵悠长不可断绝,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诵那首拨动无数游子心弦的《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
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1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B.解读背景、走近作者(幻灯片)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等到再踏上祖国的大陆的时候,已经历了整整43个春秋。正是与大陆长期隔绝的港台生活,使其创作越到后来越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结,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写了许多思乡怀土的诗文佳篇。所以思乡是他诗文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本文写于1974年,阔别大陆25年之久。直至1992年才重回大陆。
2003年度散文家余光中先生受奖词
我曾说:“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任缺其一,世界就不成立体。”
在风格上,我不认为散文只是橄榄、清茶,因为“韩潮苏海”原为古文可羡之境界。 无论是诗或散文的创作,我取法的典范首先是中国的古典,其次才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与西方文学。古文教我如何掌握凝练、整洁,白话教我如何做到自然、亲切,英文教我如何经营层次井然、长而不乱、富而不杂的复合句法。我相信只要得法,混血更美,合金更贵。 我的文体观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文体富于弹性,散文家才能呼风唤雨。
在散文的语言技巧上,我追求多元的弹性,认为语言应文白互补,句法应长短相济,分段忌四平八稳,题目应别出心裁。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物是人非,便有乡愁。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
A.整体感知、把握内容(幻灯片)
这一环节通过诵读整体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划出重要的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加以体味、深思。由于有时间限制我选取了1、2、3、4、7、10、15段来安排学生个别读,齐读,由老师在诵读上进行指导。阅读之后回答预习案的问题。 1、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题目中的最重要的意象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视觉、听觉等)写雨的?一定明确到具体段落。 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哪些时代的雨?作者喜爱的是哪里的雨? 由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过渡到下一探究环节。
B.合作探究、领悟实质(幻灯片)
1.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请找出你认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明确具体段落)
拓展:你知道哪些同样传达这种情感的诗词名句? 2.“雨”前为何着一“冷”字?有几层含义?你觉得这一场缠绵悠长的冷雨里有什么? 拓展:你能说出哪些写雨的名词佳句?
即通过这一环节领悟作者在文中传达的精神实质:即怀着乡愁的冲动寻找精神家园。而古往今来传达思乡的诗词有很多,思乡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通思故乡”沉思,是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苦,是张咏“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的凄凉,也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的辛酸。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此又有了更深层次内容,即文化上的乡愁,人生成长中的乡愁。
C.赏析佳句、落笔成文
学生预习课准备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写下来,课上理解文本思想后再给学生时间加以润色。由时间决定交流的多少。
教师示范: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如烟之前尘往事,留下多少青苔深深的记忆,只因一湾浅浅的海峡深深隔断,古屋不再,那动听的音乐也成了遥远的绝响,化作历史的记忆,思乡之情再无以抚慰,于是我们和诗人一起于冷雨中听尽内心的凄凉。 D.反刍总结、回扣目标
记叙、描写是形,议论、抒情是神。
岁月可以苍老所有的容颜却苍老不了一颗深情的心,因为那颗心底有对故国家园真挚的爱恋,历久弥新。
E.作业布置、搜集资料。
请搜集本文化用的所有诗词,读读背背。 F.播放张明敏演唱视频《我的中国心》。师生齐唱高潮部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