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练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4:40: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效用;社会责任感;家长与社会的压力。】

2.简述在中小学阶段,学校教育以必修课程为主的重要性。【必修课程是国家对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的有效保证,选修课程则规定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没有良好的、最低限度的共性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个性发展。因此,中小学阶段必须以必修课程为主。】

3.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是什么?【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是科学性原则、多元化原则、自主性原则、适宜性原则、补充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特色性原则。】

4.我国当前实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6条)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关住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重视以学定教;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强调教师成长。】

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7.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8.简述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产生新的课程方案;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

9.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10.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四、材料分析题

一、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19世纪末创立的学校)中,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校舍、购置学校设备,也模拟社会上的商业活动在学校里开设商铺,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他们课程的相当一部分,是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探究进行学习。

问题:这个学校的活动,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何启发? 二、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而活动课程正是以儿童为中心,课程活动贴近儿童当前的生活。分科课程具有分科过细的缺点,只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割裂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容易脱离生活实际。我国以往实行的分科课程培养的人才,大多“高分低能”,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活动课程,减少分科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问题:对于以上说法你是否同意?请根据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理论加以分析。

三、“北京精神”地方课程将成为北京市中小学必修课。据悉,北京市在充分用好现有的《我爱北京》、《志愿服务精神》等地方课程教材的同时,以开始开发“北京精神”地方课程,将来要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而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也将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每学期“国旗下讲话”和每年新学年开学典礼上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都要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问题:运用课程理论对材料进行简要评析。

【答案要点:1.地方课程的概念。这是一种地方性课程。2.地方课程的特征,“北京精神”具有地域性和针对性,它弘扬的是北京爱国精神,正是民族性的体现。3.作为地方课程,北京精神采用灵活的方式让北京的中小学生在了解北京的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同时,增强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这一做法符合新课程三级管理与开发精神。】

四、萧山欢潭是大岩山云雾茶的故乡,是萧山有名的茶乡。欢潭小学就坐落于欢潭白竹湾的山坳里,学生生活于此,耳濡目染到浓郁的茶文化之乡。学校有劳动实践基地“四园一池一田”(茶园、果园、中草药园、竹园;养鱼池;试验田),其中茶园规模最大。学校因势利导,

11

开发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把茶艺引入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茶、了解茶、制茶、泡茶等,从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类课程开发最大的一个亮点是浓郁的地域特色,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的境界。它的开发成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充分挖掘了区域资源,让地域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在一起。他们既是社会资源,又是教育资源;既是经济,又是文化;既是课程资源,又是课程形态;既囊括了区域文化特征,又渗入了学校文化底蕴。

问题:1.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是什么?

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校特色,给你曾就读的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个构想。

【答案要点:1.回答校本课程开发的七个原则;2.要分析当地的区域特色、文化背景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上述七条原则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五、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后的自我感受:“这次我考试得了72分,比上一次有进步,我很高兴。老师上课的时候,我跟同桌说了几句话,老师就走过来,说让我不要太得意,虽然得了72分,却是全班倒数第二。唉,我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

问题:请结合新课程改革,运用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这一材料中教师的做法进行相关的评析。(10分)

答案:

材料中教师对待这位学生的方式是不对的。(2分) 错误主要在于:(每个要点2分)

(1)教师错在把分数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忽视形成性评价; (2)当面批评学生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生不能尊重; (3)缺乏对学生点滴的进步关心,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应该提倡多元化评价。

六、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经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觉得学英语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一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倍加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你认为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10分)

答案:

现代课程评价理论告诉我们,课程评价不应是简单的鉴定,而是通过多元评价分析、多主体的协商,逐步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改进。(4分)

课程评价存在问题: ①评价主体单一; ②评价标准机械; ③评价内容片面; ④评价方法单调; ⑤评价功能失调; ⑥评价反馈缺乏。 (6分,每要点1分)

七、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学生的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

12

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

一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改革阅读教学模式,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王老师还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

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

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课堂秩序会这么好,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二是没想到见效这么快,半学期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提高。期中考试,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新的上课方式。

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

【1.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知识的容器,压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不仅获取知识,而且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激发学生勇于思考、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出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思考。3.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4.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兴趣、及发动机出发,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获取知识、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中学教学(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教学是()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A.教育目的 B.学校 C.教育方针 D.教师 2.教学以培养()为根本目的。

A.“四有新人” B.专门人才 C.全面发展的人 D.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3.()强调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过程,而是学生发展的一个过程,是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发展的一个过程。

A.特殊认识说 B.认识发展说 C.认识——实践说 D.交往说 4.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

A.交往活动过程 B.研究过程 C.实践过程 D.传道过程

5.()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的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

A.讲解 B.讲述 C.讲演 D.讲读

6.在化学课上,为让学生掌握滴定的基本技能,教师应以()方法为主。

A.演示法 B.实验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7.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13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8.()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

A.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B.实施素质教育

C.建立合理的课堂结构 D.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9.数学老师为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设计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动画,学生看过后牢牢地记住了关于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这位老师运用了()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10.小名一着急就容易结巴,如果你是小名的语文老师,以下()做法是错误的。

A.让和小名有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小组,互相帮助 B.课后辅导结合课堂训练,逐步解决小名结巴的问题

C.和小名做约定,每次上语文课都叫他读一段课文,如果读得通顺,就给予奖励 D.为防止小名结巴,不叫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11.课堂上学习了硫酸铜晶体的相关知识后,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培养出了几棵非常漂亮的硫酸铜晶体。小组成员将培养过程写成小论文,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了“答辩”,使大家深入了解了硫酸铜相关的知识。这个案例涉及的教学方法不包含()。

A.演示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12.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A.纲要信号教学法 B.探究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3.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教学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1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境法 D.欣赏法 16.反映测验可靠性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7.“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1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1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20.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2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A.暗示教学法 B.讲授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22.讲授法的缺点在于【】。

A.不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D.不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 23.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布鲁纳提出了【】。

14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学习法 C.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24.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

A.教学方法 B.教学模式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式 25.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知识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 C.培养学生品德 D.关注个性发展 26.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

A.根本途径 B.基本途径 C.惟一途径 D.全部途径 27.“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8.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师评价 B.学生评价 C.课程评价 D.教学评价

29.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30.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 A.可操作性 B.时代性 C.创造性 D.方向性

31.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为测验的可靠度,又可称为测验的【】。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32.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 A.课的目标 B.课的类型 C.课的任务 D.课的结构

33.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34.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 B.德育 C.管理 D.科研

35.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实施的【】环节。 A.上课 B.布置和批改作业 C.备课 D.课外辅导

36.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没到的知识和能力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准度 37.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基本特征的是【】。 A.基本性 B.基础性 C.有效性 D.范例性

38.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被称为【】。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39.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40.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奇 D.凯洛夫 4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