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导学案(学生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8:52: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导学案

师 说

韩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其、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区别古今异义词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学法建议】

1.先归纳字、词、句,理解文章内容,在整理、归纳文章的观点,理清结构,然后梳理各论点的论据和

论证方法,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主题,用现代观念去评价。 2.加强诵读、增强语感,自然联系学过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纳。 四、【资料链接】

1、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在这场运动中,韩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没的,并且以卓越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古典散文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散文的历史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所以,素来不轻易称许别人的苏轼也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作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赞誉。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2、写作背景:唐代仍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五、【自主学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一段阐述的老师的职能和择师的标准各是什么?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2、第三段的分论点是什么?第三段与第一段有何内在的联系?

六、【合作探究】

1、文中第二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2、有人说第三段中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 潜心覃思

[来源:学科网]

第 1 页 共 2 页 静水流深

苏教版高中语文导学案

3、《劝学》和《师说》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来源:学科网]

七、【巩固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蟠(fán) 句读(dú) 针砭时弊(bì) ...

[来源:学科网ZXXK]B.谀(yú) 苌弘(chánɡ) 六艺经传(zhuàn) ...C.郯(tǎn) 谄(xiàn)媚 不拘时(jū) ...D.聃(dān) 严谨(jǐn) 以资切磋(chā)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词性活用并翻译: ①吾从而师之: ②吾师道也: ..

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④耻学于师: .....

⑤圣益圣,愚益愚: ⑥小学而大遗: ....⑦不耻相师: ⑧孔子师郯子: ..

3、找出句中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 ②或师焉,或不焉。 :通 。 4、翻译下列句子。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潜心覃思 第 2 页 共 2 页 静水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