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监测报告---文本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47: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同组人员:指导老师: 一、前言

班级: 姓名: 学号:

1.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

根据本次监测的环境要素,对监测区域、校园噪声区或污染源进行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结果如下:校园内的噪声源主要是学校学生以及周围居民还有校园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校园外对校园产生影响的的主要是学校周围公路上的车辆。噪声污染高点在中午下课以及下午下课阶段。晚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及没课的学生。

声级计:最基本的噪声测量仪器,它是一种电子仪器,但又不同于电压表等客观电子仪表。在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时,可以模拟人耳对声波反应速度的时间特性;对高低频有不同灵敏度的频率特性以及不同响度时改变频率特性的强度特性。 因此,声级计是一种主观性的电子仪器

声级计的工作原理是:由传声器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前置放大器变换阻抗,使传声器与衰减器匹配。放大器将输出信号加到计权网络,对信号进行频率计权 ( 或外接滤波器 ) ,然后再经衰减器及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值,送到有效值检波器 ( 或外按电平记录仪 ) ,在指示表头上给出噪声声级的数值。为了模拟人耳听觉在不同频率(20Hz-20KHz)有不同的灵敏性,在声级计内设有一种能够模拟人耳的听觉特性,把电信号修正为与听感近似值的网络,这种网络叫作计权网络。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已不再是客观物理量的声压级(叫线性声压级),而是经过听感修正的声压级,叫作计权声级或噪声级。 由于人耳对各频段噪声的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对3kHz左右的中频最灵敏,对低频和高频则差一些,因此不计权信噪比未必与人耳对噪声大小的主观感觉能很好的吻合。如何将测量值与主观听感统一起来呢?于是就有了均衡网络,或者叫加权网络,对低频和高频都加以适度的衰减,这样中频便更突出。把这种加权网络接在被测器材和测量仪器之间,于是器材中频噪声的影响就会被该网络“放大”,换言之,对听感影响最大的中频噪声被赋予了更高的权重,此时测得的信噪比就叫计权信噪比,它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人的主观听感。

根据所使用的计权网不同,分别称为 A 声级、B声级和C 声级,单位记作 dB(A) 、dB(B) 和dB(C) 。 A 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对55dB 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B 计权声级是模拟55dB 到85dB 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C计权声级是模拟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声级计使用主要包括两方面1)声级计的校准:声级计使用前后要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一般声级计能产生一个标准电信号用于校准内部的电子线路,只进行电校准有时无法达到测量精度要求。通常使用活塞发声器、声级校准器或其他声级校准仪器进行声学校准。2)声级计的读数:声级计的噪声测量值为输入衰减器、输出衰减器和电表读数之和。声级计读数直接给出声压级,测量范围约为20~130dB。声级计的指示电表有\快档\和\慢档\两种响应速度。一般测量时使用\快档\,\慢档\指示是在表针起伏大于dB,而小于dB时用来读出平均值。对于稳态噪声,两种速度响应读数一样。对于脉冲噪声,应使用脉冲声级计,取电表指针最大偏转位置读数,或

使用其峰值保持功能。对于间歇噪声,用快档读取每次出现的最大值,以数次测量的平均值表示。并记录间歇的时间和出现频率。数字式声级计可直接从仪表窗口读数。也可以利用仪器的记忆功能,回到实验室对数据分析处理。 声级计的分类:

根据声级计整机灵敏度区分,声级计分类有两类方法:一类是普通声级计,它对传声器要求不太高。动态范围和频响平直范围较狭,一般不配置带通滤波器相联用;另一类是精密声级计,其传声器要求频响宽,灵敏度高,长期稳定性好,且能与各种带通滤波器配合使用,放大器输出可直接和电平记录器、录音机相联接,可将噪声讯号显示或贮存起来。如将精密声级计的传声器取下,换以输入转换器并接加速度计就成为振动计可作振动测量。

近年来又有人将声级计分为四类,即0型、1型、2型和3型。它们的精度分别为±0.4分贝、±0.7分贝、±1.0分贝和±1.5分贝。

2实验目的:

1、学习区域环境噪声昼夜全方位监测的全过程及方法,熟悉监测方案的设计、实施以及监测报告书的编写,并对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区噪声污染进行评价;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4、 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或与之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

3、实验基本要求

在掌握噪声概念及噪声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等效连续A声级的概念、计算及其在噪声评价中的应用;熟悉噪声监测方案设计全过程,熟悉噪声背景资料的收集;根据噪声源及其噪声规律确定采样方案,即确定采样点、采样时间与频率;掌握噪声计的使用方法,实施噪声监测据国家标准对校园噪声进行评价,提出防噪降噪的建议与措施。实验中自始自终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行 设计监测方案并实施,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独立从事环境监测的基本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实验准备

小组长组织同学根据调查情况讨论采样点的选择与布设,结合噪声变化规律和实验时间确定采样时间与频率,设计噪声测量数据原始表格;小组长组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