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北师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3:06: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

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思路说明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

课学习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关键在于掌握轴对称的性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法上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由学生折纸导入,然后通

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这一知识点,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教材分析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数学》七年级

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本章主要研究图形的轴对称及轴对称的性质;本节要求归纳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通过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对轴对称的性质的理解。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归纳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

2.通过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成轴对称的性质的过程,体验数学探究学习的方法; 2.经历图形欣赏与相关数学思考、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自主、主动学习,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成功感受,增强自信;

2.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轴对称的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轴对称的性质的归纳,体会从特殊图形到一般规律的归纳过程;

◆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多媒体; 学生准备; 练习本;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对于两个平面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亲自折纸操作总结轴对称的性质,学生不觉得突兀,更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二、启发思考

如图5-5,将一张矩形纸对折,然后用笔尖扎出“14”这个数字,将纸打开后铺平.

(1)上图中,两个“14”有什么关系?

(2)在上面扎字的过程中,点E与点E′重合,点 F与点F′重合.设折痕所在直线为l,连接点E与点 E′ 的线段与 l 有什么关系?点F与点F′ 呢?

(3)线段AB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CD与C′ D′ 呢? (4)∠1与∠2有什么关系?∠3与∠4呢?说说你的理由. 观察图 5-6的轴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