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22 8:11: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育精选-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自学目标】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的概念 【知识建构】 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阅读思考:门捷列夫生平:他是 。他的最伟大成就是什么? 。 ① 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 ② 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 ③了解 11 Na 22.99 各数字的含义,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组成示意图
④知道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现在又出现了“原子序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关系怎样? 分别数一下Na、C、O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 归纳:它们之间有关系:
1、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 =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 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 , 周期称为长周期,第 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
可编辑
-教育精选-
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除了 三个纵行称为第Ⅷ族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 个纵行共分为 个族,其中 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 族,一个 族。
a、主族:由 元素和 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 b、副族:完全由 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 c、第Ⅷ族: 三个纵行
d、零族:第 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典型族的别称: ⅠA称为 元素 ⅦA称为 元素 ⅡA称为 元素 零族称为 元素 【思考交流】
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周期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自己或通过科代表告诉老师)
【随堂练习】
( )1.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次外层电子数 ( )2.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8、18、32、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
( )3.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 A.0族 B.主族 C.副族 D.Ⅶ族
( )4.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 A.第4周期 B.第5周期 C.第6周期 D.第7周期
(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该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可能是第ⅡA族元素 D.该元素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可编辑
-教育精选-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知识准备】钠、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自学目标】1.掌握碱金属、卤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递变规律
2.了解金属活泼性、非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知识建构】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按要求填写教材第5页的内容 ) 【思考交流】
你发现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相同之处是什么? 不同之处呢?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的反应
Li+O2 Na+O2 K+O2
K、Rb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超氧化物。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上述实验说明,从Li到Cs,金属活泼性越来越 ②与水的反应
K + H2O Rb + H2O
除Na、K外,其他碱金属元素也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与H2。
小结:2M+2H2O == 2MOH+H2↑ 2M+2H2O == 2M+ + 2OH- + H2↑
碱性:从LiOH到CsOH,碱性越来越 【思考交流】
①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②K能置换出CuCl2溶液中的Cu吗?为什么?
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分析教材第7页表1-1的内容)
相似性: 递变性: 【归纳应用】元素金属性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 。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 。 (二)卤素
1、卤素的原子结构 (见教材第7页)
可编辑
-教育精选-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颜色: 状态: 密度: 熔沸点: 在水中的溶解性: 3、卤素的化学性质: ①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与H2反应条件 氢化物稳定性 结 论 F2 暗处 很稳定 Cl2 光照或 点燃 较稳定 Br2 加热至一定温度 不如HCl稳定 I2 不断加热 不稳定、易分解 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H2+X2 = 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2、Br2、I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 ,反应剧烈程度依次 ,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 。 ②卤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 实验内容 新制饱 和氯水 NaBr+CC14 KI+ CC14 现 象 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紫色 溴水+KI+ CC14 化学方程式 Cl2到I2 单质氯化性逐渐减弱 结论 Cl2+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 I- =_____________________ Br2+ I-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说明,从氟到碘,非金属活泼性越来越 【归纳应用】元素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氢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化合越容易,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 。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 。
注意:F2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s是最活泼的金属单质;F2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
的Cl2,因为F2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F2 + 2H2O = 4HF + O2
【疑点反馈】 【随堂练习】
( )1.下列单质中,与水或酸反应最剧烈的是 A.K B.Na C.Mg D.A1
( )2. 按Li、Na、K、Rb、Cs顺序递增的性质是
可编辑
-教育精选-
A.单质的还原性 B.阳离子的氧化性C.原子半径 D.单质的熔点 (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由于钠、钾的密度都小于1,所以,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 C.金属锂不能保存于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于煤油中
D.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知识准备】
元素、原子的相关知识 【自学目标】
1.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2.知道C、H、O等常见的同位素及其应用 【知识建构】 三、核素: 1、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原子核由 和 构成。
两个关系: 原子序数= = = 质量数(A)= (Z) + (N)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标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 如:1H
1126C
AZX
147N
168O
2311Na
3115P
21H 1H 中 子 不显电性 3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性和电量 质量/kg 相对质量 电 子 9.109×10-31 质 子 1.673×10-271.007 1.675×10-271.008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33【例1】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2He存在,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2He
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He和2He互为同位素 B.2He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
233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