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导学案(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57: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备课人 高二语文备课组 第1课时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内涵。 学习目标 2、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内涵。 学习重点 2、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任务驱动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还是一首讽刺作品?为什么?

2、《观沧海》是大家熟悉的一部作品,请根据作者的身份和写作背景分析其主题。

知识链接

1、以意逆志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战国中期孟子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诗经·小雅·北山》中写道:“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咸丘蒙不从全诗的整体含义出发,而断章取义地提出:“《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他认为舜既然已经做了皇帝,而他父亲瞽瞍又不是他的臣民,岂不是和《诗经》中这几句话的意思矛盾了吗?孟子批评他说:“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北山》是写诗人对劳逸不均的不满情绪的,如果像咸丘蒙那样,只从字面上去理解,那么,《诗经·云汉》中的“周余黎民,靡有子遗,”岂不是要理解为“周无遗民”了吗?为此,孟子告诉他:“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强调对诗歌的理解,不能只从字句的表面意思上去看,要从全诗的基本思想出发,去领会字句的含义。 “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即是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2、知人论世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

让同学们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快乐着,成长着!

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译文: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课堂探究

1、 请根据对“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的理解回答(1)(2)题,并总结出运用此种方法的要点。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本诗为诗人在成都西郊的草堂经友人资助落成时所作)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这样的一幅图景,作者所要抒发的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2)诗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

(3)结合课本“以意逆志”部分的内容归纳出如何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鉴赏诗歌?

2、请大家根据课本中“知人论世”的部分,思考什么叫“知人论世”?我们怎样运用“知人论事”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呢?

总结提升

1、根据“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回答下列问题,并思考是否我们抓住了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就能做到“以意逆志”了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让同学们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快乐着,成长着!

(1)这句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2)你从诗句中的哪些地方判断出这首诗歌的矛头是指向封建统治阶级的?

(3)当时的统治阶级的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4)是否我们抓住了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就能做到“以意逆志”了呢?

课堂检测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赏析本单元的一首杜甫诗歌《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

(2)这两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3)请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5)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让同学们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快乐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