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大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9 14:41: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文学常识

《沁园春 长沙》

1、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2、词牌,

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劝学》

一、荀子 名况,战国时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今存《荀子》,为荀子及门人所著,是先秦论说文的代表。 二、君子:

1.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2.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应 君子不齿。--韩愈《师说》 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4.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旧时妻对夫之称。 《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6.美酒。 唐 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8.竹之雅号。 宋 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三、跬步: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步。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四、舆;1、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肩~。

2.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台。~论。~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

五、六艺:1、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诗》《书》《礼》《乐》《易》 《春秋》

六、经传:经是指古代经典或某些专门性著作。传是指注释和阐释经义的文字。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及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与解释经文的书的合称。 七、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

1

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师说》

1、韩愈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吏部”。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在文学上,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主要作品《昌黎先生集》。 2、“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持摈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3、“说”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4、三省六部制: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户部主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户部管理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5、帝号(

读音:di hào)是中国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另外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也属于帝号。 6、庙号:

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例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都称祖,例如明朝朱元璋称为太祖,其子朱棣称为成祖。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唐以后每个皇帝才有了庙号。 7、年号:

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

2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8、谥号:

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9、尊号:

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的称号有四种:尊号(徽号)、谥号、庙号、年号。根据司马光《司马文正集》二十六《请不受尊号札子》记载,从唐代起,皇帝有尊号。唐以前,天子尊称皇帝,嗣位皇帝尊称前帝为太上皇,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无其他称号。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唐宋以后,历经元、明而至清代,帝后尊号愈加愈长。这与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及皇权日益膨胀联袂而行,息息相关。明、清时代,集权专制登峰造极,皇帝尊号亦叠加成长长一串,大有将世间美好字眼尽收囊中之态势。今人每每观之,常忍俊不禁。

《赤壁赋》

1、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它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赋必须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赋有四个特点1、语句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2、要求声律和谐。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4、内容上侧重写景,借景抒情。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叫\律赋\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著名的赋体文章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赋,比(比喻),兴(起兴)(以上三个为表现手法),风(民风民俗),雅(歌功颂德),颂(祭祀)(以上三个为内容)这六者被称为\六义\。 2、\郡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