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之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21:23: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名词解释:

1.发病: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在临床上有明显症状;是感染的一种表现形式。

2.带菌现象:在隐性感染或传染痊愈后,病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形成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动物称带菌者(Carrier)。

3.败血症:这是在机体的防御功能犬为减弱的情况下,病原菌不断侵入血流,并在血流中大量繁殖,释放毒素,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人类的不规则高热,有时有皮肤、粘膜出血点,肝、脾肿大等。

4.毒血症:这是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5.Strauss反应:鼻疽杆菌的病料或肉汤培养物腹腔或皮下接种雄性豚鼠,在接种后约4~5天可见豚鼠阴囊红肿、睾丸肿胀,继而化脓破溃,一般在2~3周左右死亡。

6.L型细菌: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细菌变异体,呈多形态,且能通过细菌滤器,能繁殖;最早由科学家Lister发现,故称为L型细菌。

7.培养基:指由人工方法配合而成的营养基质,专供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别、研究和保存菌种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8.菌落:指单个或少量细菌在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9.菌苔:指众多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密集生长所形成的细胞群体。

10.生长曲线:如果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于适宜的温度条件,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可发现其生长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活菌数为纵坐标,可绘制出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11.胞外酶:在细菌生活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酶。 12.胞内酶:存在于细菌细胞内部的酶类。 二、判断题:

1、助理执业兽医师具有处方权。(×) 2、每张处方只限于一次处方用药。(×) 3、药品剂量与数量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4、普通处方,急诊处方保存期为1年,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期为2年。(×) 5、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动物诊疗活动。(√) 6、中毒性疾病的特点多为突然发生,具群发性,但无传染性。(√) 7、挫伤指钝性物体强烈作用于畜体而引起的组织非开放性损伤。(√) 8、因饲养单位和个人拒绝实施强制免疫而发生疫情的,动物被扑杀的损失及处理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补贴。(×)

9、农村开设宠物诊疗机构应当有使用面积30平方米以上。(√)

10、家禽剖检时应重点检查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膝上淋巴结、乳房上淋巴结等体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肺门淋巴结等内脏器官附属淋巴结。(×)

11、毒物材料的采集,一般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死亡的病例以胃肠内容物为主,慢性中毒则应以脏器及排泄物为主。(√)

12、寄生是指2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种微生物呈现毒害作用,抑制或杀死别一种微生物。(×)

13、破伤风毒素只选择性地作用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肌肉的强直性痉挛。(√)

14、病毒侵入动物机体后能否引发病理过程,取决于病毒的毒力和宿主机体的抵抗力。

(√)

15、淋巴结的正常与否,是判定畜禽是否有病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临床诊断和检疫的重点。(√)

16、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血钙浓度,促进骨钙溶解,升高血钙。(×) 17、1999年2月12日,国家农业部公布的动物疫病病种分类名录,将动物疫病分为一、二、三、四类。(×)

18、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危害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侵害牛、羊、猪、骆驼、鹿等偶蹄类牲畜动物。(√)

19、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季节性,发病率高达95%~100%,病死率也同样高,是最严重的猪病之一。(×)

20、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定为一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2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防控高致病禽流感的最有效措施。(×)

22、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可疑的病例,应立即对发病鸡群进行淘汰处置。(×)

23、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家禽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本病春季多发。(√) 24、“非典型新城疫”常与大肠杆菌病、支原体、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发生混合性感染。(√)

25、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非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或加重病情。(×) 26、狂犬病又称为恐水症,它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疾病,多发生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整个病程大约为3个月。(×) 27、狂犬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入乙类传染病,在《动物防疫法》中被列入二类传染病,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被农业部列为强制免疫疫病。(√) 三、填空题:

1、执业兽医从级别上分为(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

2、处方由(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按省统一要求的格式统一印制,由3部分组成:(前记)、(正文)和(后记)。 3、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肾是泌尿器官,主要作用是生成尿液。(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分别是输尿、贮尿和排尿器官。 4、尿生成过程包括2个阶段:先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而产生(原尿),再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及排泄作用而生成(终尿)。 5、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浦肯野氏纤维)几个部分。

6、实现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部分。

7、发情周期一般可划分为4个期或2个期。4期分法包括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休情期。根据卵泡发育和黄体形成2个过程往复出现又可将发情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2个时期。

8、纤维素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根据炎症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病变表现不一,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9、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主要有(美兰染色法)、(瑞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和(姬姆萨氏染色法)。

10、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1995年第6次报告,将动物病毒分为3大类:DNA病毒、RNA病毒、DNA和RNA反转录病毒。 11、病毒的复制增殖过程,大致包括(吸附)、进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6个步骤。

12、免疫的功能: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13、在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胸是由淋巴系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各种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K细胞)和NK细胞、起协助作用的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和粒细胞。

14、目前发现的免疫球蛋白按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IgG)、(IgM)、(IgA)、IgE和IgD等5类。

15、根据药物的麻醉作用,将麻醉过程分为镇痛期、(兴奋期)、外科麻醉期、(延脑麻醉期)。

16、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二甲氧苄氨嘧啶)、(甲氧苄氨嘧啶)。

17、目前在全球流生的禽流感病毒是(H5N1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 18、(新城疫)也称伪鸡瘟、亚州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家禽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9、羊痘分为(山羊痘)和(绵羊痘)2类。

20、犬患狂犬病的临床上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狂躁型)和(沉郁型)两种类型。 21、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22、动物链球菌病病原主要有35个血清型,以C型、R(II)型链球较为多见。 23、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24、发现疫情后,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25、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26、(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电话或书面等形式报告疫情信息。 27、重大动物疫情确诊后,当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动物疫情法律法规、相关疫病应急预案和规范等规定,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28、在确认发生一般突发重大动物疫情(IV级)时,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和对疫区实行封锁的建议。 29、一般检查主要利用视诊和触诊方法进行。检查的内容通常包括:观察病畜禽的全身状态,测定体温,脉搏及呼吸次数,检查被毛及皮肤,检查眼结膜及体表淋巴结等。 30、眼结膜颜色的变化可表现为:(潮红),(苍白),(黄染),(发绀),(出血)。 31、颈静脉波动可分为2种:(阴性),(阳性)。 32、当动物出现红尿时,在排除因药物影响的条件处,是血尿或(血红蛋白尿)的特征。 四、选择题:

1、动物患病后,为了解畜群患病状况,除了通过问诊外,最好还要对畜群进行()。 A、嗅诊 B、听诊 C、叩诊 D、视诊 E、触诊

2、犬撞伤后瘫痪,为了检查肢体神经反应性,用针刺后肢皮肤,观察其反应,属于()。 A、问诊 B、视诊 C、触诊 D、叩诊 E、听诊

3、奶牛真胃变位时,听、叩结合检查可闻钢管音的检查部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