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人保资产10周年庆 -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00: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与人保资产共成长

——写在人保资产10周年庆

2003年7月16日,各大报刊媒体济济一堂,见证这神圣的一刻。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可是国内首家专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报告中洋溢着喜庆的味道。恍然间,我想起了2012年的某个秋天,剧烈的阵痛后,儿子诞生了,医院门口挤满了亲朋好友,笑嘻嘻的脸上挂着幸福感。每一个公司的成立就像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要学会爬起、站立、牙牙学语,更应学会在未来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能谋得一杯羹。今天,人保资产已经十岁了!十年光阴,白云苍狗,回想过去,只觉得如今人保资产的屹立,是如此不易,艰辛岁月中有你、我、他的心血。“忠人之事,超越基准”这面大旗能迎风飘扬,是扛在每个人肩上的责任。

一、人保资产的成长

说起来我来人保资产时间不算很长,至少金币还差一年才能拿到,可是却见证了人保资产飞速发展的4年时光。

1、组织架构完善

出于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需要,同时为了满足公司内部需要。公司领导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新设并拆并了一些部门,体现了人保资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经营的理念,使得部门架构更为完善,产权更为明晰,职责更为清晰,业务发展向更深度挖掘。

忆当年,风险管理部涵盖了风险管理和债券评级,财务管理部包含了基金会计和公司会计,年金部包罗年金业务部和年金投资部。看今朝,三大部门都进行了分拆,并新增了运营部等相关部门,对于相关业务进一步精细化、细致化做得更好,公司组织架构向着更完善更全面发展!

2、管理资产多元化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之所以成立,是基于对于保险公司资金的统筹和专业化管理,所以人保资产诞生初期,其管理的资产全部来源于集团内部资金。之后,也是政策上的放松,保监会相关制度松绑,人保资产资金来源触角也逐步伸向远方,第三方委托,第一家到第N家;年金业务开拓从无到有;安心收益、安心增值产品的不断创新产品的发行等,未来还将推出公募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未来之路越走越宽。

管理资产多元化意味着公司经营不再是个蛋糕,能切多少受限于蛋糕尺寸。而是个火锅,只要能抓来菜,就能煮。的确,管理资产多元化,拓宽了公司经营收入渠道,为公司实现创收创利打下基础。同时,他更是个双刃剑,公司的投研能力将得到市场的检验,公司面对所有市场投资者,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乃是公司未来重要课题。

3、 投资品种多样化

在2003年,你肯定难以想象,今天债券市场的变化会是如此巨大,交易量几何级增长,交易品种数量级增加,投资群体遍布全球。在债券市场快速大发展之际,人保资产亦紧跟市场脚步,大踏步向前走。

账户投资品种的多样化,不仅是简单的从利率产品拓宽至信用产品,而是更大层面的大类资产上的突破,从虚拟投资到实体投资的转变,债权计划、不动产投资的参与,即可规避单一市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收益,提升保险资产的竞争力。

从我部而言,原来架构主要是根据市场情况,按照产品标的分为利率、信用两个团队,

而现在除了传统的投资、交易团队,为了更专业的投资新产品,增加相关领域的研究实力,特新设利率互换产品团队、创新产品团队、国债期货团队等等。

4、监管趋于成熟稳健

2012年以来,监管机构从根本上转变思路,从严控风险转而管理风险,在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债券类资产投资的制度中显示,保监会对于保险机构更趋向于放手。主要体现在放松债券合规性规定、放宽债券投资上限,品种放宽限制、允许保险公司进行券商专户、基金专户的委托理财等规定,这些都体现了监管层管理风险的监管思路,即认可市场所存在的风险,并且愿意在承担一定可控风险下,获取一定收益。这一思路的转变,把锁住资产管理公司双手的铰链给拿去了,更贴近于中国市场,本来只要握有头寸就会面临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不就是风险吗?

人保资产顺应大势,在风险把控上亦逐渐转变思路,向新形势看齐,以前一年一变的投资额度表,随着新环境的变化,一年多变。之前最低投资评级,也处于第三方、年金产品的特殊性考虑,下调一级。这些更体现了人保资产与时俱进的风险管理意识,虽然还有很多欠缺之处,0但却是不断向着成熟和稳健前进。

5、硬件保障实现突破

硬件是公司的根本,是保障公司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像是造房子的地基,地基必须打得牢、打得深。人保资产通过现代化体制变革,加大投入信息技术的资金,不断设计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系统,实现无纸化操作,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成本,降低操作风险。

记得09年时,投资资产过亿的公司,债券交易登记使用的却是excel,数据维护工作之大不谈,其中的风险暴露较大,不仅仅因为数据不安全,更是未来业务发展,存储的数据之大会使得系统过于饱和,有“崩盘”之嫌。好在公司前瞻性的考虑,拨专款专项开发,公司首创的融合前台、中台的一体机,统一数据平台诞生,投入实产,解决了债券基础工作,把投资经理从本不该部门管理的繁琐的信息维护中解脱出来。

当然,除了这个系统,信用评估部的评级系统、人力资源部的人力资源系统都是人保资产走入E时代的表现,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冒尖。

7、工会活动人文关怀

人保资产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温暖,那是一种从心底洋溢的暖暖,如同春风吹拂脸庞。工会举办的一次次活动,凝聚人心,更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大家庭的名字“人保资产”。记得安心农庄,果实累累的满载而归;记得红色之旅,路途辛苦却其乐融融;记得春节联欢,闹闹腾腾的辞旧迎新;记得征文摄影,集思广益的展现风采……要记得的回忆太多,点点滴滴,如水入宣纸,已然渗透。

二、我在公司的成长

至今年4月份,我在公司整整工作了4个年头,成功完成了从银行至保险的蜕变,投资水平、研究能力也在公司部门领导的指导下,飞速提高,每天进步是点滴,可是回首再看之前的四年,却是螺旋上升,进步成长。

1、勤勉尽责管账户,一年堪比一年好

经过这几年的历练,我完全胜任了管理账户该项工作,投资业绩赶超基准,管理账户的类型由简至繁,涉猎有年金账户、丙类户、第三方账户、集团内账户。管理个数从个位数变为两位数。

在具体工作中,理顺了丙类户交易细则,拓宽公司委托人主体。人保投控账户由于其为非金融主体,只能开设丙类户交易,这在公司接纳的委托方中第一次碰到,秉承“服务于委托方”的思想,我认真学习丙类户交易的特点和难点,结合之前在银行工作时对于这块的理解,理顺公司丙类户交易细则,完善公司丙类户相关制度,并指导组合部完成账户资金回购

交易,在部门内率先制定了丙类户债券交易傻瓜版,便于其他同事查阅。在制度的框架下,人保投控债券投资业绩基准得以于顺利完成,并为将来例如广联投资等丙类户开展,铺平了道路,拓宽了公司委托人主体。

灵活管理年金账户投资策略,提高账户换手率。年金账户投资会涉及到横向排名,对于账户收益率要求较高,为此我采取了灵活久期,快速调整,顺势而为的交易策略,银行间交易所全面开花,骑乘策略、放大策略、切换策略、套利策略、波段策略等手段灵活运用。管理的年金账户平均换手率在400%附近,部分账户甚至高达1000%,投资收益也出色完成了公司布置的任务。

克服诸多困难,安心收益账户表现抢眼。由于安心收益账户为开放式产品,其管理模式类似于基金管理,该账户最大的难点在于资产规模变化过大,频率过快,而且往往是在收益率低点被大量申购,收益率高点被大量赎回,这对投资经理投资操作要求非常高。在结合市场情况和灵活运用各种操作手段,我基本摸清该类账户管理的一些技巧,打提前量,避免由于巨大的资金量波动而遭遇“左右被打耳光”。从2011年投资业绩水平来看,6.45%的收益率,位列公募债券基金第一,由此获得公司特殊贡献奖,这个也算是我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根据委托人要求,管理好第三方账户。信达财险账户委托人特别关心财务口径收益,并明确每年财务口径收益数值。该账户正回购余额一直较大,如何权衡流动性和收益呢?我采取的其中一个策略是,低配银行间利率品种,增配交易所可质押品种,在保证账户流动性同时确保了账户收益的提高,当然还有很多投资策略就不一一介绍。另一个第三方委托人,中新大东方账户关注重点在资产负债配置,要求一定的持有到期比例。当账户资金到账时,债券收益率还处于上升阶段,我及时和委托人沟通市场情况和市场判断及采取的策略,获得了委托人的理解。具体来说,以配置短融等临时品种为主,待收益率上升到一定高度,逐步切换为高收益信用产品,放入持有到期账户,在2011年年底该账户的成本收益率为6.47%,其中持有到期账户收益为6.31%,顺利完成了委托人既定要求,也为今后该账户做高收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稳扎稳打做研究,养成良好习惯

在“投研”结合的指导思想熏陶下,经过投资这些年的沉淀,我渐渐领会“研究和投资的辩证关系”。养成了多读书,多读报,多思考的好习惯。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本好的图书能够启发投资灵感,或是总结投资经验和教训。图书给了我们力量,它是心灵领路人,漫漫长夜中陪伴在身边,让孤独的投资者不再感到寂寞。

除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了有针对的提升专业水平,我认真研读其他机构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篇好的研究报告往往聚集了整个研究团队多年来的智慧和结晶,其提升自身投资能力意义明显。在阅读此类研究报告时,我更多关注的是摸清隐藏在其背后的逻辑方法,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看结论,要真正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和修正,完善自身的投资理念和方法。

参加各类资格考试,做足技能储备。一个合格的投资经理需要的不仅是单一的债券投资,而是复合型知识。为此,我积极参加各类资格考试,取得了期货从业、证券从业、经济师等多项资格考试,在充实自我素养的同时,也做足了技能储备,在国债期货、保险发行公募产品等新情况出现后,确保第一时间有资格有能力上手。

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在广泛聆听、吸取同行研究精髓基础上,结合日常投资经验,我撰写了多篇较为出色的研究报告。《资金面浅析》从股市量价配合理论得到启发,分析当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量价走势情况,并得出了资金面也符合量价齐升,天量见天价的特点。因此,资金面成交量数据也纳入了部门晨会内容。《基于政策面于债券交易的启发》回顾了每次货币政策转折点和10年国债走势对比,假设货币放松信号出现为买入时点,货币紧缩信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