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太科技:年产4340吨原料药、6亿粒中药提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1:52: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浙江永太手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 4340吨原料药、6亿粒中药提取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系浙江永太手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太手心”)在浙江省化学原料 药基地临海园区投资建设,首期拟投资 8 亿元,形成年产 4340 吨美托洛尔等 19 个原料药、 年产 6亿粒中药提取的生产能力。

二、项目建设背景

(1)原研药厂的传统的销售模式失去市场竞争

上世纪的 80-90 年代,是小分子新化合物开发活跃期,每年问世数百至近千个新化合物, 每个原研厂家每年有 2-3 个新药问世;而进入 21 世纪,新药问世降低,成本和时间增加,分 别约为 10-15 年和 15-20 亿美元;一个新药也往往是由几个大公司共同开发;2001 年,美国 FDA 批准上市的新药仅有 52 种(2000 年为 66 种),2008 年上市的新药数再度减少,仅为 18 个,世界上众多科学家定论“人类化合物大发现时代已经结束”。由于后续开发新药贫乏,原 研药厂家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年销售额 10 亿美元的畅销药物的产品专利过期和仿制药 的竞争, 2010-2012 年期间,由于专利到期,全球原研药厂商预计有现有销售收入的 14%-41% 递减 (Table 1. AXA Framlington,The Leading Company will lose 14%-41% of existing revenues)。

(2)国际仿制药市场迅猛发展,并呈现深度与广度的发展趋势

世界的仿制药市场由于新药开发的成功率的降低,世界各国的医疗体系改革直接趋向于 削减沉重的医疗财政负担,并随着原研药厂商的经营利润下降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获得

1 / 5

了迅速的发展。仿制药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 进行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评价,就是要求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品,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 研药能够一致,在临床上与原研药可以相互替代,这样有利于节约社会的医药费用。

由于全球人口走向高龄化、新药价格越趋昂贵,使得医疗支出日益沉重,多国政府开始 积极鼓励使用仿制药。虽然有美国借着 TPP 与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在国际间力推专利链接, 与质量法规风险等因素限制,全球仿制药市场仍呈现稳定增长态势。TrendForce 集邦科技预估 2016 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约可达 3149 亿美元,2019 年可达约 4099 亿美元,2015~2019 年 复合增长率约为 8.7%。

2015-2019 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十亿美元)

(3)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医药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 益密切相关,一直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重点产业。近十年来,我国医药工业总体持续保持着 高于 15%的增速迅速发展,2006 年医药工业总产值为 5,340.00 亿元,而 2014 年为 25,798.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1.76%。医药工业总产值占 GDP 的比重由 2006 年 2.45%上升至 2014 年 的 4.06%。从医药工业的各子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成药行业以及化学原 料药行业是产值规模较大的子行业, 其产值占 2014 年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 25.84%、 23.80%和 17.38%。

2 / 5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转移、跨国制药企业降低成本,世界原料药的生产重心开始向发 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原料药市场特别是化学原料药市场近年来销售量持续上涨。2010 年我国 化学原料药工业总产值达到 2370 亿元,自 2001 年以来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6.98%。

我国为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大国,可生产的原料药种类繁多,全球范围内常用 2000 多种化 学原料药中超过 1500 种在我国可以生产。2008 年,中国在全球商品原料药市场上占据了 19.3% 的份额,在全球仿制原料药生产市场上则占据了 37.8%的份额。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 出口国,约 60%原料药用于出口,2009 年出口 165.59 亿元,占药品出口金额的 80%,并且近 年来质量有大幅提高,其中原料药获欧盟 COS 认证 150 多个,在美国 FDA 备案的 DMF 数量 超过 470 个。

随着国外原研药的集中到期,仿制药的高速增长将激发相应特色原料药的需求,特色原 料药市场未来仍将呈持续增长态势。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公司拥有丰富的氟精细化工行业经验

永太科技自 1999年成立便专注于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医 药、农药、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公司已成为我国有机氟精细化学品的龙头企业,是行业内产 品链最完善、产能最大的苯系列氟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商之一。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 行业经验,公司现已是多家跨国专利药厂商的长期合格供应商,成为专利创新性跨国企业全 球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二)公司具有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协同效应

依托深厚的精细化学品开发与生产经验,公司已形成对精细化工的深刻理解,凭借丰富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