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7 7:48: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1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

2011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一)(第一讲、第二讲)

一、填空(2×10=20分)

1.青海省位居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 2.青海省因境内有全省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3.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青海境内,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将全省分割

成青南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个大的地里区域,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

4.青海省总人口为557.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256万,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仅次于西藏和新疆,占全国第三位。 5. 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条江河的源头在同一个“摇篮”,那就是平均海拔近 5000M的 青海南部高原。 6.昆仑山是世界著名大山,享有“亚洲脊椎”的美称,自新疆起直奔西藏、东跨青海、四川,绵延2500多公里。 7.青海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中,有不少是国家的艺术精品。例如1973年在大通上孙家寨1995年在同德宗日出土的

舞蹈纹彩陶盆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8、为了巩固汉朝在河湟地区的统治和为长期经营作打算,赵充国上奏朝廷,在河湟地区罢兵屯田。

9、唐代,饮茶成为青藏高原吐蕃等民族普遍的饮食习惯,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因此这时在农牧交易活动中茶马互市渐渐兴起,并成为一般民族贸易的代名词。

10.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青海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名词解释(4×6=24分)

1.湿地: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赋予“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等多种美称。例如,青海湖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内陆咸水湖,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七大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

2.河湟谷地:河湟谷地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同仁县以北的黄河龙羊峡河段以下流域及其支流湟水流域,是青海东部达板山与积石山之间一片肥沃的三角地带,主要由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两个河流冲击平谷构成。谷地范围包括省会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全部。

3.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于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距今约4000——36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陕西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部分地方。青海省境内齐家文化遗址有430多处,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特别是民和、乐都两县最为密集。

4.小北京“丹葛尔”:雍正初年,清朝政府在平定青海蒙古贵族罗布藏丹津叛乱后,选定日月山东侧的丹噶尔作为农牧区间产品交易的“市口”,丹噶尔由此发展成为青海地区最大的农牧产品集散市场。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丹噶尔附近的日月山就是唐代的赤岭,是青海农牧两区的天然分界线,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三、判断题(8×1=8分)

1.青海草原是全国有名的牦牛之乡,牦牛数量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2.青海西北干旱区主要是指青海湖盆地和和河湟谷地。(×)

3.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冰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4. 祁连山的三大优势矿产资源是煤、石棉、沙金。(√) 5.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被称为“青藏分水岭”。(√)

6.齐家文化处于原始氏族时期,在墓葬中可以明显看出规模大小及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现象。(√)

7.在青海西宁城西区,有一个突兀而起的巨大土台,民间称之为“虎台”,传说为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王国的点将台。 ( × )

8.明代金牌制下的茶马征发,完全属于赋税征收的性质。(×)

1 / 5

三、简答题(4×8=32分)

1. 目前青海省的辖区共有哪些?

青海省目前共辖有1个地级市、1个地区和6个民族自治州,即西宁市、海东地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州,下辖46个县(市、区、行委),其中县3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2个,县级行委3个,青海省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之一。

2. 日月山在地理上的特殊地位是什么?

河湟谷地最西部的日月山是一座因见证了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历史而闻名遐迩的山,其实这座山在自然地理学界具有更为重要的特殊地位,它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还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为了青海省境内农业与牧业的分界线。所以,日月山以东的湟水谷地在大的地理区域上属于黄土高原,平均海拔2000M左右,是青海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也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能吹到的最西界。由于这种原因,日月山东西两侧自然景观迥异,形成非常巨大的对比反差。日月山以西是一望无边的茫茫草原,以东则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

3. 简述丝绸之路“青海道”

丝绸之路南道又叫“羌中道”、“青海道”,它作为丝路南道与河西走廊段北道相辅而行,都是中原通往西域的贸易通道。吐谷浑时期,经过寅、伏连筹、夸吕几代可汗的努力,吐谷浑王国逐渐掌控了丝绸之路的南道。这一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烽火连绵,丝路北道不再是畅通无阻的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受到了阻碍。于是,在吐谷浑王国的推动下,丝绸之路的南道开始复兴,并一度取代河西道成为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延续了中国自汉朝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当时,通过丝绸之路“青海道”通贡南朝的西域国家和地区主要有龟兹、于阗、渴盘陀以及中亚的滑国(今阿富汗境内)、西亚的波斯等。直至7世纪至8世纪间,丝绸之路“青海道”在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简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特点

第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整个三江源地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一半,而被划入保护区面积的达15.23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21%,

第二,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整个三江源地区的海拔3450~6621M之间,湿地总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地区,这里不仅是“中华水塔”,而且还是“亚洲水塔”。

第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区内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等3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虫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嵩等3种,省级重点重点保护动物32种,保护植物34种。

第四,三江源地区是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四、论述(16分)

试述青海省主要的农业、畜牧业、野生动植物和矿产资源?

1、农业资源:全省土地总面积10.8亿亩,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耕地面积仅占0.81%,比较著名的农作物有马铃薯、油菜、蚕豆、青稞、线辣椒、紫皮大蒜、枸杞等,尤其是青海是一个马铃薯种植大省,其马铃薯以个大、皮薄、质沙、味美而著称,其蚕豆也以硕大丰满、皮色光亮、富含营养而驰名全国。

2、畜牧业资源: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这里辽阔的天然牧场,具有面积大、类型多、草质好的特点,具有发展牧业的先天优越条件。青海省的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和新疆,居于第四位。从经济区划角度而言,牧区面积占到了全省总土地面积的94.76%,牦牛和藏系羊是最为重要的畜牧品种。青海草原是全国有名的牦牛之乡,牦牛数量始终保持在500万头左右,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藏系羊是青海草原上另外一种重要牲畜,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其肉、毛以及皮张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3、野生动植物资源:青海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公认的野生动植物王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有257种,其中分布于青海境内就有69种。其中野骆驼、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白唇鹿、麝、雪豹、黑颈鹤、藏雪鸡等都是以青藏高原为主要栖息地的特有物种,具有重大的生物生态价值。为了有效地保护

2 / 5

好这些野生动物,国家和青海省已批准建立了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湖鸟岛、玉树隆宝滩等著名保护区,将青海省一半以上的区域划入保护范围,比例之高,全国罕见。

4、野生经济植物:青海的野生经济植物也十分丰富,共有各类野生经济植物75科、331属、947种。其中冬虫夏草、青海大黄、蕨嘛、沙棘等是在全国占有巨大优势的著名品种,以产量大、品质高而成为经久不衰的土特产品。

5、矿产资源:青海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潜在经济价值17.25万亿元,在已探明矿藏保有资源储量中,有54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是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池盐、溴、碘、石棉、鉻铁矿等8种矿藏;另外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和部分金属矿产。目前,矿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全省的四大支柱产业中,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都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而另一个支柱产业水电开发则是矿产资源开发的能源保障。

2011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二)答案

一、填空

1. 明 朝时期,青海逐渐形成了以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和 撒拉族 6个民族为主体的较为稳定的多民族格局。

2.回族一般都有 经名 和“官名”两个名字,“官名”是 汉 式姓名,体现了汉族文化和回族文化的交融。

3.“彩虹的使者”之誉的 土族 ,有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 ”节。

4.青海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 西北官话 ,受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青海方言大体分为 三 部分。

5.蒙古族的一生中,有三大礼仪是必须完成的,就是洗礼 、敖而波礼和婚礼。

6.《格萨尔》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史诗内涵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 降生 、征战 、结束三部分。

7.热贡艺术在创作传统上采用了兼容并蓄 的手法,因而其艺术风格独特,在 佛像 造型方面具有俊美秀丽、端庄安详的特点。

8.一般来说,纳顿在农历七月十二开始跳起,因此民间也称之为七月会 ,活动一直持续到农历九月十五结束,历时近两个月,场面隆重,加上参演者极尽狂欢之态,因而被一些学者称作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9.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 卓舞 ”舞外,玉树地区还流传着风格更为奔放豪迈的 伊舞 。 10.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有两个重要系统,一个是发源于西部的昆仑神话 ,一个是受昆仑神话影响而形成于东部沿海地区的蓬莱神话。这两大神话系统后来相互融合,形成了楚辞中的中原神话 。 二、名词解释(4×6 =24分)

1. 纳顿节

土族的节日较多。但7月至9月的“纳顿”最有名。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是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纳顿节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2. 寺坊

“寺”即清真寺,是回族社区的核心、标志和灵魂;“坊”是社区的整体和构成。 3. 唐卡

唐卡是热贡艺术作品之一,又叫唐嘎、唐喀,为藏文音译,是刺绣或绘制在布、绸、绢上的彩色卷轴画。唐卡最初是写在织物上的文告,后来逐渐演变为宗教绘画,主要流行于藏区。唐卡绘制内容繁多,题材广泛,除宗教外还包括大量神话传说、人文历史、社会风俗等诸多内容,被誉为是了解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4. 卓舞

“卓”舞,玉树歌舞之一,又被人们称为“果卓”,在康巴地区被汉语音译为“锅庄”,翻译成汉语就有“旋转之舞”或“围绕之舞”的意思,也有人将其译成“圆圈舞”

三、判断题(8×1 =8分)

3 / 5

1. 燃灯节是汉族的节日。( 错 )

2.“家西番”是河湟农区藏族汉化的一部分群体。(对)

3.青海回族的丧葬仪式完全按伊斯兰教教义完成。特点是土葬、速葬、薄葬。(对 ) 4.撒拉族被称为黄河骄子。( 对 )

5.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周天子西巡与王母娘娘相会于昆仑瑶池的内容。( X ) 6. “花儿”的唱法与曲调无关,因为不同的曲调有着不同的“令”。( √ ) 7. 纳顿节的正会由跳会手舞、跳面具舞、跳“法拉”三部分组成。( √ )

8.在众多的热贡艺术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堆绣。( X )三、简答(4×8 =32分) 1.“骆驼舞”是哪个民族、怎样的一种舞蹈?

答:“骆驼舞”是撒拉族的舞蹈,在撒拉族举行婚礼的时候,以前按照传统的习惯要表演“骆驼戏”,这种游戏多在庭院月光下进行,以还念其民族的迁徙史。

2.为什么土族被誉为“彩虹的使者”?

答:土族被称为“彩虹的使者”。青年妇女的“七彩袖”已成为土族的文化象征:黑色象征对土地的眷恋;绿色象征生机、生命延续;黄色是对丰收的渴望;金色是财富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幸福;白色代表圣洁、纯洁、善良;红色代表光明、驱走黑暗以及对太阳的敬仰;蓝色象征土族性格直率,正如蔚蓝的天空、浩瀚的大海;紫色象征灵魂不灭。

3.简述热贡艺术的风格特点?热贡艺术又被称为“同仁艺术”、“吾屯艺术”。其作品以反映藏传佛教内容为主,技法上集中体现了藏式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风格,故又被称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或“热贡藏族艺术”。这种艺术是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产生、发展、融汇和演进的,其内容基本上是宗教信仰的物化形象。

4. 简述史诗《格萨尔》载体——说唱艺人的种类?

《格萨尔》得以流传至今,其传承的惟一载体是说唱艺人,这些说唱艺人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神授艺人”,他们大都是目不识丁的牧民,他们认为自己的格萨尔故事是从天而降的,突然之间就能说唱几十部甚至上百部史诗故事了:第二类为“闻知艺人”,他们承认自己是听到别人传唱或看到史诗文本后会唱的;第三类是“掘藏艺人”,他们主要靠笔来书写史诗;第四类为“吟诵艺人”,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拿着史诗文本为群众颂读;最后一类是“圆光艺人”,他们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据说他们以通过铜镜或一些发光的东西,甚至是拇指指甲上看到的图像或文字进行表演。 四、论述题(16分)

1.举例说明青海“花儿”的艺术特点。

“花儿”的传统表现方法是非常成熟和极其成功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象征、暗示,极尽委婉、含蓄、酣畅、通俗、形象、生动。但“花儿”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抒情过程中总离不开具体的物象起兴或作比,形成了与《诗经》一样的比兴现象。在“花儿”中,用以起兴的物象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其中涉及天文、地理、节侯、植物、动物、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各种内容,歌手们常用广大群众熟悉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草树木、蓝天白云等起兴,然后讴歌,引出主题。如:

雕花的窗子粉白的墙, 墙上画了个凤凰。 想起阿哥哭一场, 清眼泪拌了个拌汤。

这首描写“尕妹妹”对“阿哥”思念之情的花儿,前一句起兴,与后一句并无实质的关系,关键是后一句:拌汤是青海人的一种面食,其浓稠度相当于稀饭。用眼泪拌拌汤的语句抒发胸臆,生动形象而又极富地方特色。

“花儿”中的比兴之物除了形式上的意义外,还具有特定的文化意蕴和特殊的象征意义。“花儿”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常常以花特别是牡丹花象征女性、比喻女性。如: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琵琶三弦者没心肠弹, 一心儿跟上了你转。

4 / 5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