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化工原理》练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38: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6. 一蒸发器每小时将1000 kg/h的NaCl水溶液由质量分数为0.05浓缩至0.03,则浓缩液的流量是(A)。

A. 166.7 kg/h B. 50 kg/h C. 300 kg/h D. 833.3 kg/h 67. 气体的吸收属于(B).

A. 液固传质过程 B. 气液传质过程 C. 液液传质过程 D. 气固传质过程

68. 某含乙醇12.5%(质量分数)的乙醇水溶液,其所含乙醇的摩尔比为(B). A. 0.143 B. 0.0559 C. 0.0502 D. 0.0529

69. 在分子传质过程中,若漂流因数p总/pBM>1,则组分A的传质通量NA与组分A的扩散通量JA的关系为(C).

A. NA =JA B. NA <JA C. NA >JA D. 不好判断 70.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DAB与温度T的关系为(D)。

A. DAB ∝ T1.0 B. DAB ∝ T0.5 C. DAB ∝ T2.0 D. DAB ∝ T1.75 71.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DAB与温度P总的关系为(D)。

A. DAB ∝P总1.5 B. DAB ∝P总1.0 C. DAB ∝P总0.5 D. DAB ∝P总-1.0 72. 在蒸汽冷凝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的影响是(A)。 A. 不凝气体存在会使α大大降低 B. 不凝气体存在会使α升高 C. 不凝气体存在对α无影响

73. 一定质量的流体在φ25 mm×2.5 mm的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αi=1000

W/(m2·℃),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φ19 mm×2 mm的直管流动,其αi为(D)W/(m2·℃). A. 1259 B. 1496 C. 1585 D. 1678 74. 液体沸腾操作时,工业上总是设法控制在(B)。

A. 自然对流区 B. 泡核沸腾区 C. 过渡区 D. 膜状沸腾区 75. 实际生产中沸腾传热过程应维持在( D )区操作。 A. 自然对流 B. 强制对流 C. 膜状沸腾 D. 核状沸腾

76. 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 B )在工程上可行。 A. 提高蒸气流速 B. 提高空气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

D. 在蒸气一侧管壁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

77.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 A )的准数。 A. 物性影响 B.流动状态 C. 对流传热 D. 自然对流影响

78. 某蒸发器用以增浓50%(质量)的NaOH水溶液,加热用饱和温度为160oC的饱和蒸汽,已知常压下50%的NaOH水溶液的沸点为140oC,当冷凝器真空度为53kPa(此温度下,纯水的饱和温度为80oC)。如忽略液面高度且杜林规则适用,则传热温度差为( B )。 A. 30 oC B. 40 oC C. 50 oC D. 60 oC 79. 适宜高粘度、易结晶、结垢的浓溶液的蒸发器为( D )。 A. 升膜蒸发器 B. 降膜蒸发器 C. 强制对流蒸发器 D. 旋转刮片式蒸发器 80.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格拉晓夫准数是表示(D)的准数。 A 物性影响 B 流动状态 C 对流传热 D 自然对流影响

81. 利用水在逆流操作的套管换热器中冷却某物料,要求热流体温度T1、T2及流量qm,h不变,今因冷却水进口温度t1增高,为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冷却水的流量qm,c,其结果是(C). A. K 增大,△tm不变 B. Q 增大,△tm下降

C. Q 不变,△tm下降,K 增大 D. Q 不变,K 增大,△tm 不确定 82. 气体的导热系数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A)。

A. T 升高,λ增大 B. T 升高,λ减小 C. T 升高,λ可能增高或减小 D. T 变化,λ不变

83. 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1和λ2,其对应的温度差为△t1和△t2,若△t1>△t2,则λ1和λ2的关系为(A).

A. λ1<λ2 B. λ1>λ2 C. λ1=λ2 D. 无法确定

84. 一套管换热器采用逆流操作,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50K、300K,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50K、300K,此时的对数平均温度差△tm为(D)。 A. 30 ℃ B. 40 ℃ C. 45 ℃ D. 50 ℃

85. 对接近常压的低组分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升高时,亨利系数E将(A),相平衡常数m将(A),溶解度系数H将(C).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86. 若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非常大,则该气体为(A)。

A. 易溶气体 B. 难溶气体 C. 中等溶解度气体 D. 不确定 87. 氨水的气液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其相平衡常数为0.75,若氨水中氨的摩尔分数为0.025,则与之平衡的气相摩尔比为(D).

A. 0.0256 B. 0.0188 C. 0.0185 D. 0.0192

88.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气体1和气体2分别在水中溶解,若气体1的溶解度大于气体2,则亨利系数E1与E2的关系为(C).

A. E1>E2 B. E1=E2 C. E1<E2 D. 不确定

89. 在吸收操作中,以气相组成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B)。 A. Y*-Y B. Y-Y* C. Yi-Y D. Y-Yi 90. 推动力(x*-x)与吸收系数(B)相对应。

A. kL B. Kx C. KX D. KL 91. 推动力(Y-Y*)与吸收系数(D)相对应。 A. KG B. ky C. kG D. KY 92. 在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过程是(C).

A. 水吸收氢 B. 水吸收硫化氢 C. 水吸收氨 D. 水吸收氧 93. 在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已知进塔混合气中溶质的组成为6%(体积分数);系数尾气中溶质的组成为1.2%,则溶质的吸收率为(A)。 A. 81.03% B. 80.0% C. 118.97% D. 18.97%

94. 在气体处理量一定时,减小吸收剂用量,则吸收推动力(C)。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95. 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物中的氨。混合气的进塔组成为0.01,出塔组成为0.001(均为摩尔比),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0.88X,则溶液出塔的最大摩尔分数为(D)。

A. 0.0113 B. 0.0088 C. 0.00114 D. 0.0114 96. 填料因子Ф值减小,泛点气速uF(B)。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不确定 97. 某填料的比表面积为190 m2/m3,空隙率为98.5%,则该填料的填料因子为(B)。 A. 192.89 B. 198.81 C. 195.83 D. 0.005

98. 在吸收塔调节过程中,如减小液体的进口浓度x2,则吸收推动力增大,传质速率增加,吸收比提高,则气体出口浓度 y2 ( B ),液体出口浓度( B ) 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99.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y=2kmol/m2h, 气相总传质系数Ky=1.5kmol/ m2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i应为( B ),平衡关系 y=0.5x.

A. 0.02 B. 0.01 C. 0.015 D. 0.005

100. 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NH3,当水泵发生故障,水量减少时,吸收率 ( B )

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1. 填料塔的正常操作区域为(C)。

A. 载液区 B. 液泛区 C. 恒持液量区 D. 任何区域 102.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q,xD,xW,V’不变, 减小xf,则( C ) A.D增大,R减小 B. D不变,R增加; C. D减小,R增加 D. D减小,R不变;

103. 某混合气与溶液接触,已知该物系的平衡方程为ye=1.0 x,当溶液中溶质含量为0.04(摩尔分率,下同),气相中溶质含量为0.05,该过程为(A ) 。 A.吸收

B.解吸

C.平衡

D.无法确定

104.气体吸收过程, 当操作压力增加,亨利常数m 将(B) , 吸收速率将 (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