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编码课程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19: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 通信工程 学号: 姓名: 边阳 课程设计名称: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二进制哈夫曼编码的分析与实现

完成期限:自 2013 年 11月 4日至 2013 年 11 月 10 日共 1 周 一.设计目的

1、深刻理解信源编码的基本思想与目的; 2、理解哈夫曼编码方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用MATLAB或其他语言进行编程。 二.设计内容

假设已知一个信源的各符号概率,编写适当函数,对其进行哈夫曼编码,得出M进制码字,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总结此编码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三.设计要求

1、编写的函数要有通用性;

2、信源可以自由选择,符号信源与图像信源均可。 四.设计条件

计算机、MATLAB或其他语言环境 五.参考资料

[1]曹雪虹,张宗橙.信息论与编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慧琴.数字图像处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霍夫曼编码是可变字长编码(VLC)的一种。 Huffman于1952年提出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完全依据字符出现概率来构造异字头的平均长度最短的码字,有时称之为最佳编码,一般就叫作Huffman编码。它是根据可变长最佳编码定理,应用哈夫曼算法而产生的一种编码方法。在非均匀符号概率分布的情况下,变长编码总的编码效率要高于等字长编码。因为具体规定了编码的方法,能使无失真编码的效率非常接近与1,所以在压缩信源信息率的实用设备中,哈夫曼编码还是比较常用的。

本课题利用哈夫曼编码的方法实现了对信源符号的熵、平均码长、传输速率、编码效率等的求解。

关键词:哈弗曼编码;信源;哈夫曼树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目 录

1课题描述 .................................................................................................................... 4 2设计原理 .................................................................................................................... 4 3 设计过程 ................................................................................................................... 5

3.1课题介绍........................................................................................................... 5

3.1.1 Huffman编码特点 ................................................................................. 6 3.1.2哈夫曼编码方法..................................................................................... 6 3.3设计步骤........................................................................................................... 7 4哈夫曼编码的MATLAB实现 .................................................................................. 8 总 结 ........................................................................................................................... 11 参考文献 ..................................................................................................................... 12

第 3 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