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种野花野草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45: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城市里可以感受到的春天,约是从雨水开始。而上海的农村,总要到惊蛰了。而到了春

分,已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踏青佳日。不过桃花还搂紧着花骨朵,梨花还只是叶芽呢??

其实上个周末写完这两句话,我就裹上羽绒服回冬天去了。

今天我们将相约走进春天。朋友圈又下起了樱花雨。我幼时的南汇县黄路乡农村,这个时节看不到樱花、李花,而因本乡非水果特色乡,桃花、梨花也只是宅前屋后,偶尔可以瞥见的灿烂。但我家乡的春色,又哪里会少一分一毫呢?而且对于农村人来说,春天不是在傍晚告别,而是相伴而眠。每到春天,我们这些被早年沪郊严冬冻坏了的孩子,手背肿得高高的冻疮终于像河里的冰块一样消退了。褪去厚重的棉衣棉裤,奔跑在田野,脸庞犁开柔软的风,心情像要融化在阳光里。

梢草【1】

当梢草长到三寸高的时候,差不多目下的时节,我们就要到田间去斫草了。吃了一冬天麦草、黄豆、胡萝卜的长毛兔,终于可以吃上可口的青草。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南汇,突然流行起家家户户养长毛兔。整个80年代,南汇的农村是洋溢着创业创新精神的。告别了人民公社,可以名正言顺地搞副业了,各种各样的养殖业、各种各样的加工业,农民家庭都热烈地去尝试,反正是小本经营,亏了饭总是有的!

那些年头,养长毛兔,养荷兰兔,养蜗牛,种蘑菇,种草菇,种乙希西瓜,种西莫洛托瓜(一种引进的甜瓜),简直像世界农艺博览会。而所有这些养殖、种植技术,对刚刚从集体农业

走来的南汇农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但对勤劳致富的渴望,加上南汇人的好学聪敏,无论什么农业技术,通过口口相传,大家都无师自通了。

如今我们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实当时的南汇正是如此,而时下,至少在农村,创业的氛围远没有当年浓厚了。无论是他们的期望还是可能性,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差不多在1980年前后,我家也养了些兔子,最多时候也不过十几只吧。记得当时我们小学的校长、也是爸爸的好友,不知从哪里觅来了产量高的长毛兔品种(当时有西德兔、小洋兔等“名品”)。等到它们生了崽,校长送给我们一对。我们对待这两只“良种”长毛兔,欣喜又小心的心情不亚于台湾迎来了大熊猫团团、圆圆,而且也特别盼望它们生育出下一代。

每到兔毛长到丰满,我们就用竹篮挎着布巾盖着带它们到镇上的收购站剪毛。剪毛师傅咔嚓咔嚓把兔子剪到一丝不挂浑身发抖,留下一盘子兔毛。那是一个信任犹存的时代,称兔毛的人把眼镜推到鼻梁看清磅称上的刻度,然后结现钱给你。而我们对于他有没有看清了数,算清了钱都是不计较的。揣了钱,装上屡屡要跳出篮去的兔子回家了。兔子们的口粮,自然也是我们小孩的任务。提一个几乎能装下一个三岁孩童的竹篾篮,我们拿着镰刀、菜刀或者一种刀刃朝前的三角形薄刀走向田野去“挑草””斫草\了。(齐根切称挑草,割嫩尖称斫草,所以斫草是春夏之交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