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 概论 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27: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概论 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总体和总体单位: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就称为总体单位。

2. 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是与总体单位相对应的概念,它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3.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4. 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无论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都一样的标志就称为不变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不尽相同的标志就称为可变标志(或称变动标志)。

5. 指标和指标体系: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故又称为综合指标。所谓统计指标体系,就是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二、填空题

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学

2. 总体性、社会性、数量关系、数量界限 3. 数量性、具体性

4. 数量、概率论、大量观察法 5. 总体、方法论 6. 信息、监督、信息 7. 质量

8. 统计数学模型、统计逻辑模型 9. 静态统计推断、动态统计推断 10. 同质、相对 11. 离散变量、连续变量 12. 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13. 数量、外延、质量、内涵 14. 物质、模糊性 15. 定性规范、指标数值

三、选择题

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D 6. C 11. A 16. C

2. B 7. AB 12. A 17. C

3. C 8. BD 13. A 18. ABCD

4. C 9. AB 14. A 19. C

5. A 10. A 15. C 20. ABC

四、判断改错

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统计研究事物的量是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定性认识开始的,必须以事物质的规定性为基础。( √ )

2. 统计是研究现象总体的,个别事物对总体不一定有代表性,因此不需要对个别事物进行调查研究。( × )

3. 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科学技术问题不同,站在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差别较大的结论。( √ )

4. 我国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只是调查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这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对全国的城市居民家庭总体不具有代表性。( × )

具有

5. 统计是研究总体的,统计分组法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或组,所以统计分组法不是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 )

它是

6. 我国的企业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等,在工业企业中还有钢铁企业、建筑企业、轻纺企业等,因此我国所有的企业不能构成总体。( × )

能够

7. 当我们把全国的工业企业构成总体进行研究时,每一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一个可变标志。( √ )

8. 学生的学习成绩既可以用定距尺度分析,也可以用定序尺度分析。( √ )

9. 将工业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等类型是运用了定

2

类尺度。( √ )

10. 定距尺度与定比尺度的区别是:定距尺度中的“0”,表示“没有”或该事物不存在、未发生;定比尺度中的“0”表示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数值,不表示“没有”。( × )

定比尺度,定距尺度

五、简答题

根据题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 1. 为什么说社会越发展,统计越重要? 【答题要点】

统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依据。 2. 怎样理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性质? 【答题要点】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研究这一对象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过程,通过对数量的描述揭示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指导统计实践活动。

3. 统计认识事物有哪些基本方法?如何理解? 【答题要点】

认识统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统计推断法。

大量观察法是指运用大数定律、把握事物总体的方法。 统计分组法是研究事物内部结构的方法。

统计指标法是认识事物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方法。 统计模型法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原形进行模拟或仿真。 统计推断法是以局部推断总体,以现在推断未来。 4. 统计工作有哪些阶段?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题要点】

统计工作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统计设计是统计认识事物的开始,体现统计工作目的,决定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设计的要求搜集资料,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是对调查资料审核、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表的过程,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 统计分析是将统计整理的资料深化以揭示总体的本质特征或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