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甲醇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9:06: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禄丰县年产5万吨甲醇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 原燃料煤资源情况 第四章 厂址选择及建厂条件 第五章 设计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第七章 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 第八章 实施进度计划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十章 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 项目总评价

第一章 概论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理由及必要性

能源间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题。根据国际能源机构

(IEA)及美国能源情报署预计,2003年全球石油需求量为7770万桶/日,比2002年增加近100万桶/日2003年全球石油供应量为7860万桶/日,比预测需求量多160万桶/日。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石油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的活动焦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消费迅速上升,供需矛盾日趋突

出。虽然近几年原油产量一直保持在1.6亿吨左右,居世界第5位,但

从总体上讲,我国石油资源(尤其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难以满足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截止2000年底,我国石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1亿吨,累计已开采36.1亿吨,剩余可采储量仅为24.9亿吨,按2001年我国原油产量1.649亿吨计,仅够开采15年。在剩余石油开采储量中,低渗或特低渗油、重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占50%以上,原油产不足需的状况越来越严重。2000年我国原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已达到27%,未来15年可能继续上升到40—50%。原油依赖度的不断上升给我国石油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七十年代两次全球性石油危机,曾引起多方经济和社会的大动荡,为此成立的国际能源总署(IEA)规定,各成员国有义务存有相当于9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成员国所建立的石油储备已远远超过IEA规定的最低限,美、日、德三国的实际储备规模分别为168天、161天和127天,而我国的石油储备仅为21.6天。

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产量平均增幅为1.2%,基本在1.56

—1.64

亿吨/年之间徘徊。2000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626亿吨,2001年增加到

1.649亿吨,增长1.32%。预计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只能分别达到1.65亿吨、1.76亿吨、1.85亿吨。在排除我国原油出口的前提下,2005年、2010年、2015我国原油缺口数分别为0.95亿吨、1.37亿吨,1.94亿吨。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有8004依赖进口。为解决我国石油紧缺的问题,国家一方面采取加大勘探力度,扩大勘探范围增加地质储量;另一方面采取与海外合作,石油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开拓海外石油进口渠道;再一方面就是开发新的能源替代产品,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供求不足的压力,这已成为我国石油安全措施的重要内容。这就是项目可研报告研究的主题。

甲醇是最理想的石油替代产品,它又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

的主要原料。世界各国在经历了七十年代两次全球性石油危机后,甲

醇生产逐年扩大,其生产装置日趋大型化。世界甲醇生产能力1991年

为2268万吨,1994年为2557万吨,1996年为2932万吨,1997年为3150万吨,1999年为3562万吨,2000年达3620万吨,预计2005年达4039万吨,2010年达4724万吨。另有资料预测2005年世界甲醇生产能力将达到4294万吨,2010年将达到509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