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物理选择题标准练(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4:22: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选择题标准练(二)

满分48分,实战模拟,20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

说明: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1、图2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B.图1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C.图2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D.图2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解析】选B。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A错误,B正确;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不存在的,故C错误;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物块B置于斜面上,已知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θ,B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A相连,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的质量分别为m、M。现给B一初速度,使B沿斜面下滑,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在B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A、B的质量大小关系如何,B一定匀速下滑 B.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C.水平面对C一定有摩擦力,摩擦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左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解析】选B。由题知,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θ,若B不受绳子拉力,则Mgsinθ=μMgcosθ,B匀速下滑。但是绳子对B有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故B一定是减速下滑,A错误;把A、B看作整体,由mg+μMgcosθ-Mgsinθ=(M+m)a,可得a=

,故B正确;把B、C看作整体,B

减速下滑,整体有斜向上的加速度,故水平面对C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整体处于超重状态,故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总重力不相等,故C、D错误。

3.“轨道康复者”是太空中“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以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5倍 B.“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

C.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

D.“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 【解析】选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

=ma得:a=

,因为

“轨道康复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则“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故A错误;根据

=m,得:v=

,因为“轨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