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42: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难点)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5年8月15日至16日,2015首届武汉诗歌节在武汉举行。本次诗歌节可谓大咖云集,有不少偶像级神秘嘉宾到场,其中就有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女士,她的诗作《致橡树》曾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即是舒婷女士的作品。

二、预习展示

1.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2.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感情和语调。 明确: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内容 贫困、落后的祖国 痛苦、追求的祖国 新生、希望的祖国 养育、献身的祖国 感情 深沉、悲痛 痛苦、希望 希望、欣喜 深情、强烈 语调 舒缓、低沉 舒缓 高昂 高昂 3.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 示例: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三、合作探究 (一)理解意象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

明确: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二组意象写出了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穷和苦难而丧失希望;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情。

2.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1)在平凡中发现美,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2)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3)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二)赏析修辞

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赏析:运用反复修辞,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中,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之中,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

2.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赏析:运用比喻修辞,将“希望”比作“‘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其中“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保持着“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来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表现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

3.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赏析:运用对比手法。“十亿分之一”,极言“我”之小,“九百六十万平方”,极言祖国之大。对比手法的运用,强调“我”是祖国的一分子,“我”胸中包容着整个祖国。

(三)体会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发展?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诗人情感的表现不是一成不变、一线直流的,而是跌宕起伏、层层涌向高潮的。前两节写祖国千百年来的落后状况,因落后而导致的贫穷,令人悲痛。诗人的情感是悲痛、沉重的。第三节写祖国重新奋起,诗人为之感到欢欣。第四节,写“我”与祖国的关系,表达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诗人的情绪是高亢昂扬的。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置在知识点方面是比较全面且循序渐进的,整节课的节奏也是流畅的,学生与我的互动显示他们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这首诗的重难点。

不足之处:没有注意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没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说教有点空洞。

16 公 输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相关文常。

2.积累生字,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及重要句子。(重点)

3.理解课文大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5年6月16日上午,以“共聚滕州话鲁班,创新创业谋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鲁班文化节在鲁班故里——山东省滕州市盛大开幕。文化节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中国墨子学会、山东建筑大学、滕州市委市政府共同协办。鲁班是谁?墨子又是谁?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去探究答案吧!

二、预习展示

1.阅读资料,学习文常。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2)《墨子》及墨子

墨子(约前470—前390),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反对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3)公输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在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就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