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9:36: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陆颖荣

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09期

; 摘 要:在我国经济进入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机械类创新人才存在明显的缺乏。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现代高职教育中需要从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角度,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积极的进行教学方法变革和构建双师型队伍,才可以形成高职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高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进入了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从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技术水平较低,并且人才需求方面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长期以来因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偏向于理论,造成了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课程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方面没有能够形成全面性的优化情况。目前我国高职机械专业培养中在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培养方面需要积极的强化教学实际,以及在培养方面需要形成全面性的优化过程,形成实践教学环境的提升过程。 一、机械专业课程教育现状

从高职院校高校负责人的角度来说,认为目前在机械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过程基本合理,但是在因为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比如实训的教学条件目前明显的存在限制,实训的师资队伍在技能水平,设备准备,以及专业性训练方面都是存在不足的,造成了实践教学的落实情况不乐观。一般实践教学因为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不足成为了单纯的顶岗作业。因为实训条件有限的情况,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性不高,教学实践效果也不明显。

从高职机械专业教师的角度看,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一般和理论教学分开进行,理论教学在教学实践指导方面存在不足情况。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存在偏重理论的情况,学生的实践性机会不多,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没有能够形成积极的完善情况。

从学生角度认为目前高职机械专业在理论课程方面设计比较多,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少,实践仅仅是简单操作,对学生形成全面培养方面明显的存在不足情况。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学习,去企业进行实践的机会明显较少。学生的实践技能普遍处于一种缺乏情况,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意识明显存在不足情况。 二、高职机械类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薄弱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在多数的机械类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比较缺乏,尤其是实践性的教材不足,不能形成针对性的教材应用,在教学内容方面因为沿用老式的教材原因,造成了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存在明显脱节情况。在机械制造教学实践中,比如普车和普铣等实训中,先进企业多数进行多轴加工生产,已经基本上没有普通的机床,学生实训技能不能派上用场。在目前实训中最后的设计作品不能形成使用价值,造成了技术要求,以及企业产品不能形成全面协调运用的情况。同时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因为经费方面的不足,在场地设计,师资方面原因等,造成了在课程体系方面不能形成全面建设。 (二)实践教学方法不完善

在目前的实践性教学中没有能够形成校企合作,造成了在实践教育中简单的应用企业设备,尤其是在机械设备方面企业没有参与,学校在费用方面紧张,因此多数的情况下,机少人多,学生的实训就会少,职业技能形成,比如在数控技术专业,因为高职院校的数控加工中心建设缺乏,造成了学生实训不能全面落实。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比如工作导向教学,项目导向的教学等,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落实,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因素。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足

许多机械类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教师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教师多数缺乏企业生产的实际经验,在不了解企业岗位需求情况下,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多数是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明显的缺乏情况,许多的高职院校教师进入企业多数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情况,很难得到实践技能提升,虽然掌握一定的实践经验多数是表面化的东西。在实践性教学中应用是比较缺乏的,比如员工多一些技能钳工技能等,需要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才能够得到全面磨炼,技术工人一般情况下不会“手把手”的教,造成教师很难直接参与进入产品的生产过程。目前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构建“双师型”的队伍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不能形成在全面性队伍建构过程中对机械专业学生形成全面性的实践指导情况。 三、高职机械类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一)完善的教学体系建构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的知识目标形成全面建构,比如在机械专业实践基础知识方面,需要形成在实践内容方面的完善,比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CAD绘图,以及一些机械制造理论和设计知识等需要形成目标完善。在完善的教学体系建构过程中需要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精准和全面确定,在实验教学方面需要对机械原理、机械测量和材料实验等进行优化性设计,在形(下转第29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系2015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