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幼儿诗歌教学活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0:59: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如何开展幼儿诗歌教学活动

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包括儿歌、古诗、谜语、绕口令、散文诗等。幼儿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凝炼,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诵、记忆和表达情感。诗歌是幼儿园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设计幼儿园诗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下面我以幼儿园大班诗歌《秋天的雨》为例,就如何开展幼儿园诗歌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制定切合实际的诗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分析教材难易程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制定具体、明确的诗歌教学目标。散文诗《秋天的雨》是以“秋天的雨”为主题,将秋天的一些景物描写串连起来,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丰收、欢乐的秋天,语言浅显凝练、意境优美,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出发,让孩子们全方位的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因此,我制定了如下目标,一是欣赏散文,从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二是仔细倾听,理解散文,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三是重点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

二、把课前铺垫作为教学的有效环节

课前铺垫是教师引导幼儿活动之前,指导幼儿对与活动相关的内容进行的准备工作。在农村幼儿园,孩子们的实际水平与活动教材目标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些老师忽略了这种差距,活动之前没有课前铺垫这一环节,而是组织活动时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为孩子。因此,就要根据幼儿园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的现状,在诗歌教学活动之前进行有效的课前铺垫。散文诗《秋天的雨》内容丰富,如果直接进行教学孩子们很难理解诗歌内容,我分为三步对幼儿进行了课前铺垫。第一步,带幼儿郊游,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让幼儿从视觉上感受秋天,仔细寻找秋天都有哪些农作物和瓜果蔬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动植物有哪些变化?第二步,搜集秋天的瓜果蔬菜并进行分类,然后闻一闻气味、尝味道。第三步,搜集有关动植物的资料,掌握他们自身变化以及过冬方法。通过亲身体会加深了孩子们对秋天的印象。 三、精心设计活动帮助幼儿欣赏诗歌

诗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有其独特的韵律,要想让孩子在一节活动中学会诗歌,理解诗歌内涵并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与意境美,就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巧妙的设计活动,帮助幼儿进行学习。

一是巧用小图谱引导幼儿欣赏诗歌。通常在诗歌教学时,教师经常使用绘制精美的大幅图画来冲击幼儿视觉、激发幼儿兴趣,但是大幅图画绘制起来往往比较费时,而且在出示之后,孩子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不能够较好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

容。相对于大图片,小图谱使用方便,而且排列有序的小图谱能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以及诗歌的句式和结构。因此,我在本节活动中使用了小图谱,通过教师泛读,让幼儿在有课前铺垫的前提下,带着自己对秋天的认识来欣赏诗歌,然后再通过回忆诗歌内容,出示小图谱,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运用课件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在选择教学辅助材料时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更要符合孩子们的接受水平。活动之前,我搜集各种资料,下载了视频《秋天的雨》,并将视频截取成需要的视频片段。当美丽的秋天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时,孩子们被美丽的图画所吸引,他们更多的关注了视频中的的画面,却感受不到到散文诗的美。所以我先播放录音,然后再音画同步播放,让孩子们在有了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视觉的感受,进一步体会到诗歌的美。在完整地观看之后,我又采用逐一播放视频片段的方式,帮孩子们理解诗歌,并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孩子们在想说的同时也敢说、会说。

三是精心设疑引导幼儿感受诗歌。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技巧,设计灵活多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层层深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在《秋天的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诗歌中都写到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等。通过设计有层次的问题,为幼儿营造说的环境的同时,孩子们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感受到了诗歌的语言美。 四是感情朗读引导幼儿体验诗歌。通过朗诵可以增加幼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