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专版:考前预测押题专训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三)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12: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三)

(限时:60分钟 满分:65分)

1.(8分)请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实验问题:

(1)实验一:科研人员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并将其放入测定仪内的生理盐水中保持活性,然后按图示顺序向生理盐水中依次加入相应物质,其中X物质不包括还原氢,从加入线粒体开始测定O2消耗速率,结果如图1。请据图分析,X物质表示________,图示4个区间(

④)中,一定有CO2产生的区间是________。

(2)实验二:通过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密闭容器周围有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如图2所示,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发现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当反应进行到5

原子转移路径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0.5

s时C5的含量较高,若要降低其含量,可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AMP-PCP能与细胞膜上的ATP跨膜受体蛋白结合,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AMP-PCP溶液处理菜豆叶片,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随着AMP-PCP溶液浓度增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降低

,推测原因是AMP-PCP限制了ATP

运输到细胞外,导致气孔开放程度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要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可用________溶液处理菜豆叶片作为实验组,以________处理菜豆叶片作为对照进行实验,测定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速率。若实验组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速率均________对照组,则

证明上述推测成立。

s时,发现14C还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探究CO2中碳

解析:(1)实验一: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而物质X不包括还原氢,故图1中加入的X物质是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第③区段加入了X物质(丙酮酸),故该区间一定有CO2产生。(2)实验二: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发现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当反应进行到5 s时,14C还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由此可见,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暗反应中C5的来源是C3的还原,去路是CO2的固定,故0.5 s时要想降低C5的含量,可降低光照或适当增加CO2的供应,因为降低光照可以减少ATP、NADPH的生成量,从而抑制C3的还原,使C5的来源减少,含量有所降低;若适当增加CO2的供应,会促进CO2的固定,使C5的去路增加,同样也可

以使C5的含量有所降低。(3)据图3分析,随着AMP-PCP溶液浓度增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原因可能是AMP-PCP能与细胞膜上ATP跨膜受体蛋白结合,限制了ATP 运输到细胞外,导致气孔开放程度下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的CO2供应不足,抑制了暗反应的进行。要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可用ATP溶液处理菜豆叶片,以蒸馏水处理菜豆叶片作为对照实验,测定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速率。如果实验组的气孔开放

程度和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对照组,则推测正确。

答案:(每空1分)(1)丙酮酸 ③ (2)反应时间 减弱光照或适当增加CO2的供应

(3)下降 ATP 蒸馏水 大于

2.(8分)为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以2%的酵母菌液作为酶源,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实验组注射器A内吸入1%的H2O2溶液5

mL,注射器B内吸入2%的酵母菌液2

mL,注射器B内吸入蒸馏水2

mL。用乳胶管连接注射器A和B,在乳胶管上夹上止水夹。

mL。对照组注射器A内吸入1%的H2O2溶液5

设置温度梯度:0 ℃、10 ℃、20 ℃、30 ℃、40 ℃、50 ℃、60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装置在相应温度下保

温10 min。

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匀速推至注射器B中,立即关闭止水夹,记录注射器B中活塞的刻度。5 min

后再次记录刻度,计算刻度变化量,重复3次。

④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各温度下获得的3次实验数据作相应处理,绘制曲线如图。

(1)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

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装置在相应温度下先保温10 min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

中的“相应处理”是指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本实验也可采用H2O2溶液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材料。你________(填“

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以酵母菌液作为过氧化氢酶源不是很严谨,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H2O2很不稳定,自然状态下也会分解,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其分解速率加快,为了排除温度等对H2O2溶液分解的影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实验。在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

影响的实验中,应该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装置在相应温度下先保温10 min,保证酵母菌液和H2O2溶液在混合前达到需控制的温度,否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生物实验中,应该做重复实验,最后取其平均值,因此步骤④中的“相应处理”是指求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2)根据曲线图中的对照组数据可知,0~60 ℃之间,注射器刻度变化为0,说明H2O2溶液在0~60 ℃之间未发生明显的分解,因此可以采用H2O2溶液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材料。(3)酵母菌不仅含有过氧化氢酶,还含有其他物质,其

他物质也可以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因此以酵母菌液作为过氧化氢酶源不是很严谨。

(除标注外,每空1分)(1)排除温度等对H2O2溶液分解的影响

之间未发生明显的分解(2分)

保证酵母菌液和H2O2溶液在混合前达到需控制的温度(2分) 求3次数据的平均值 (2)同意

实验结果表明H2O2溶液在0~60

(3)酵母菌体内的其他物质也可能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

3.(8分)萨卢基犬的毛色有黑色、褐色和白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B、b和I、i控制,其中基因B、b分别控制黑色素、褐色素的合成,基因I或i会抑制基因B和b的表达。如图是一只纯合褐色犬(

1)繁育后代的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基因I、i中抑制基因B和b表达的是________,理论上白色犬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概率是__________。

(3)若利用图中个体繁育纯合黑色后代,则优先选择__________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纯合黑色后代的解析:(1)假如基因i是抑制基因,则纯合褐色犬的基因型是IIbb,白色犬的基因型是ii_ _,二者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白色犬,而根据系谱图可知,二者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色犬,因此基因I抑制基因B和b的表达,进一步推出Ⅰ2的基因型是IiBb,白色犬的基因型为IIBB、IIBb、IIbb、IiBB、IiBb、Iibb,共6种。(2)根据(1)的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是iibb,Ⅰ2的基因型是IiBb,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IiBb∶Iibb∶iiBb∶iibb=1∶1∶1∶1,根据系谱图可知 Ⅱ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IiBb、1/2Iibb,Ⅱ2的基因型为iiBb,进一步可推出Ⅲ2的基因型为iiBB或 iiBb,Ⅱ1(1/2IiBb、1/2Iibb)与Ⅱ2(iiBb)杂交,产生Ⅲ2(黑色犬)的概率为1/2×1/2×3/4+1/2×1/2×1/2=5/16,其中纯合的黑色犬占1/2×1/2×1/4=1/16,因此纯合的黑色犬占1/5。(3)黑色个体杂交,后代产生纯合黑色后代的概率最大,因此有两种选法,选择Ⅱ2与Ⅲ5杂交或Ⅲ2与Ⅲ5杂交,计算可知Ⅲ2与Ⅲ5杂交,得到纯合黑色个体的概率最大。由(2)的分析及系谱图可知Ⅲ2与Ⅲ5的基因型及概率均为4/5iiBb、1/5iiBB,因此二者杂

交,得到纯合黑色后代的概率是1/5×1/5+4/5×4/5×1/4+2×1/2×1/5×4/5=9/25。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I 6 IiBb (2)iiBB或 iiBb 1/5 (3)Ⅲ2、Ⅲ5 9/25(2分)

4.(8分)下图是核糖体形成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b代表物质,①、②代表过程。分析回答:

(1)与物质b相比,物质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