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15:53: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大学生思政实践课开题报告
调研题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院 系: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时 间: 2014年10月23日 联系方式: 评阅成绩:______________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农村山区。政府为了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城镇、城市打工、就业。198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颁布,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于是逐渐产生了“农民工”阶层和农民工问题。然而我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大部分的农民工无力把子女带进打工的城市生活、学习,所以他们大多数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把子女留在家乡农村,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步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的最大难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问题成为制约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既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更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的和深层次的原因之一。 广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和供子女读书的重要经济来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省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富民强省这些宏观内部资料
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为此,本课题研究试图以农业大县----徐闻县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根据全国妇联最新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6000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大约3600多万人。在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占到当地儿童总数的36%以上,且数量和规模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繁荣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质量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另外,在成长的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生活、教育和关爱,其心理问题、品行问题等日渐突出。他们有的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有的则长期心里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甚至成为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因此,如何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放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上就成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心理问题和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我们小组选择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且具有独特性、全局性、严重性、长期性等特点。农村留守儿童如果出现问题,不仅伤害到他们自身、他们的家庭,也给相关学校和社区的秩序、安全等带来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危及我国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2、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黄金时间,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