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7:23: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
年考研311教育学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凯程解析】B 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凯程解析】D 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识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凯程解析】A 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凯程解析】D 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 A.评价目的不同 B.评价方法不同 C.评价内容不同 D.评价主体不同
【凯程解析】A 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立德树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凯程解析】A 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第 1 页 共 1 页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凯程解析】A 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 A.程序教学模式 B.掌握教学模式 C.探究教育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凯程解析】C 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9.2003年教育学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 A.课程管理的改革 B.课程结构的改革 C.课程内容的改革 D.课程组织的改革 【凯程解析】B
10.在师生关系上倾向于“学生中心说”的教育学家是 A.帕克
B.布拉梅尔德 C.赫钦斯 D.梅伊曼
【凯程解析】A 帕克是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1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 A.实战能力 B.创新能力 C.理性思维能力 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凯程解析】C 形式教育论主张发展人的理性。 12.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 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D.道德品格发展
【凯程解析】A 科尔伯格主张发展道德认知(道德判断)。 13.系统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研究报告是 A.《科尔曼报告》
B.《一个乘坐学校的地方》
C.《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第 2 页 共 2 页
【凯程解析】C 《学会生存》主张讲的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方式之一是学习化社会。
14.“物理不外于心”,“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的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孟轲 B.荀况 C.朱熹 D.王守仁
【凯程解析】D 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15.“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 A.细心玩味 B.融会贯通 C.敬守此意 D.收敛此心
【凯程解析】A 也就是反复玩味,认真咀嚼的意思。
16.《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 A.“明明德” B.“止于至善” C.“化民成俗” D.“明人伦”
【凯程解析】B 考查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 17.颜元特别强调学校应该培养 A.“实才实德之士” B.“读书明理之人” C.“博学笃行之士” D.“明体达用之才” 【凯程解析】A
18.明代在城乡泛设立了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它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这种教育机构是 A.书馆 B.精舍 C.社学 D.私塾
【凯程解析】C 只有社学和私塾针对儿童,社学是国家建立,私塾属于私立。 19.清朝地方官学实施严格的“六等黜陟法”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 A.思想控制 B.动态管理 C.分类教学 D.身份限制
【凯程解析】B 这个需要了解六等黜陟法的含义,它是动态实现对学生成绩的奖惩。 20.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以下有关他的表达,正确的是 A.最早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B.系统阐述了“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