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14:1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作于被贬期间,那时作者在政治上处于逆境,但他和其兄一样,具有一种旷达的情怀,故一篇之中而“快”字七出,它从写景入手,以浩荡的长江带出快哉亭,接着写登亭观览的快意,极写其观赏形胜与览古之快,抒发其不以个人得失为怀的思想感情,道出了人生的一条哲理:心中坦然,无往不快。
知识积累
作者视窗 温和淡泊的文人苏辙
苏辙生性温和,性情沉稳,文风也因此与兄苏轼有很大不同。他在文学艺术上提出了有名的“文气说”,认为不得不为之文,不得已而言之文,总是天下至文。文是人气节的表现,气充于文之中,溢而为文,也总是好文章。人可以通过养浩然之气来提高文章,而养气则须摆脱书本的局限,游历四方,开拓见闻,才能写出高瞻远瞩、博大精深、真挚自然的文章来。这就是苏辙以气论文的观点,对于孟子的养气之说有极大发展。
苏辙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和诗歌方面,他的散文寓意深微,语言平淡,但也具有多样化的风格;他的诗歌高雅闲淡,有如崇山茂林,幽深难测,颇得当时著名诗人黄庭坚、秦观及后世大诗人陆游、杨慎的推崇,有一千七百余首留存于世。
苏轼、苏辙自幼生活、学习在一起,兄弟情深。入仕途以后,虽各奔东西,也时常以文字寄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对兄长敬重有加,在文学上以兄为师。而在生活上,苏辙却总是悉心照顾兄长。苏轼在艰难的关头,都是靠苏辙经济上帮助渡过难关的。在苏轼颠沛流离期间,一家妻小也是由苏辙安顿,而苏辙从无怨言,如此手足情,世间罕见。苏辙幼年时体弱多病,曾得道人传道,苦练内功。他精于道家,能做到清心寡欲,所以在道学上,苏轼则以弟弟为师。苏轼、苏辙兄弟晚年双双被贬,历经坎坷之后,更觉亲情可贵,患难一生的亲兄弟定下生不能在一起、死后同葬一地的约定。苏辙的文名虽不如苏轼,但其政治见解和文学创作都有自己独到之处,不失为一大家。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晚年因为隐居于颍水之滨,故自号颍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著有《栾城集》《栾城应诏集》。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巢谷传》、《老子解》等。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纪念。这篇文章涉及到三个人:建亭的张怀民,名亭的苏轼,以及作此亭记的自己。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在被贬之中。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抒写襟怀,也是彼此共勉的文字。文章表面上反映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
1
实际上也流露出他政治失意的苦恼和不平。
基础梳理
1.古今异义
(1)至于赤壁之下。古义:……………今义:…………… ..
(2)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古义:……………今义:…………… ..(3)将何往而非病。古义:………今义:……………… .(4)窃会计之余功。古义:…………今义:……… ..
答案 (1)古义:至,到;于,介词。今义:连词,表示提及另一事物或话题。(2)古义:一一指着数出来。今义:某一经济现象在某时期内的数值和同一现象在另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的数值的比较。(3)古义:忧愁,不快乐。今义:疾病。(4)古义:指征收钱粮等公事。今义:指从事会计的人。 2.一词多义
王披襟当之 .??
户织 (1)当?木兰当.
?其垠 ?有积石横当.
以览观江流之胜 .??
者 (2)胜?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
?者为王,败者为寇 ?胜.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
悲伤憔悴所以?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
??
而不能胜者
??
以?照之以明月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
不以物伤性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 .
答案 (1)迎着 对着 阻挡 (2)美好的景色 承受,忍受 胜利 (3)……的原因 用来……的(景象)
(4)因为 把 用 来 3.词类活用
(1)今张君不以谪为患:………(2)名之曰“快哉”:……………(3)西望武昌:………… ...(4)亦足以称快世俗:……………(5)蓬户瓮牖:………………(6)穷耳目之胜:…………… .....(7)动心骇目:………………(8)草木行列:……………… ....
答案 (1)形容词作名词,悲伤之事。(2)名词作动词,取名。(3)名词作状语,往西。(4)使动用法,使……称快。(5)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6)使动用法,使……尽情(享受)。(7)使动用法,使……动;使……骇。(8)名词作动词,排列成行。 4.文言句式
(1)谪居齐安:……………(2)振之以清风:……………
(3)此独大王之雄风耳:……………(4)将何往而非病:……………………
答案 (1)省略句,谪居(于)齐安。(2)状语后置,以清风振之。(3)判断句。(4)宾语前置,“何往”即“往何”,到哪里。 5.文白对照
2
江 出西陵, 始 得 平 地。其流 奔放肆大,
长江流出西陵峡,便开始进入平旷地带。长江水流奔腾阔大,南合 湘 、 沅 ,北合 汉 、沔 ,其 势益 张。
向南与湘江、沅江合流,向北与汉水、沔水汇集,长江水势更加浩大了。
沅:湘水、沅水同是湖南境内的两条主要河流,向北流入洞庭?
?
湖,汇入长江。势:水势。益张:更加阔大,指水势越流越大。?
至 于 赤壁之 下,波流浸灌,与海 相 若。
到了黄州赤壁的脚下,水波浩荡,与大海差不多。
浸灌:形容水势浩?清河张君梦得,谪居 齐安,即 其 庐
?
荡。若:如同,像。?清河县张梦得,贬官居住在齐安,在靠近他的居所
之西南 为 亭,以 览观江流 之胜,而余 兄子瞻
西南处建造了一个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美景,我的长兄子瞻名 之曰“快哉”。
给亭子取名为“快哉亭”。
黄州,初到时寓居承天寺,曾与苏轼一道夜游黄州承天寺,苏轼
作《记承天寺夜游》记其事。谪:贬谪、贬官。齐安:即黄州,唐朝黄州置齐安郡。即:就在?某时、某地?。为:作动词,建筑。
??
以:连词,用来。胜:美景。子瞻:苏轼。名:动词,取名、命名。?
盖 亭 之 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在亭子上大概可以看到南北百里、东西三十里?的景观?。
?盖:句首语气词。舍:古代????长度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
涛澜 汹涌,风云 开阖。长江波澜汹涌,风云时开时合。
昼 则 舟楫 出没于其 前,夜则 鱼龙悲啸于其白天能看见船只出没在亭子前,夜里能听见鱼龙悲鸣于亭子下 ,变 化倏 忽,动心 骇 目,不可久视。
下面,景象变化很快,令人触目惊心,不可久看。
族动物。倏?shū?忽:很?今 乃 得玩之几席 之 上,举目
?
快地、忽然。骇:惊骇。?现在竟然能坐在亭上玩赏风光,抬眼
而 足。?乃:竟,竟然。玩:玩味,玩赏。?西 望 武昌 诸山,
??往西望见武昌的群山, 就能饱览。?几席:亭中的桌椅。足:全。?冈陵起伏,草木 行列, 烟 消 日出,渔夫樵父
冈峦起伏,草木排列成行,每当烟雾消尽日光泻出,渔夫樵夫之舍皆 可 指 数 。
的居舍都可以清楚地用手指点出来。
陵,大土山。行?hánɡ?:成列排列。舍:房舍。?此 其所以 为
?这就是亭子取名 指数?shǔ?:一一指着数出来,形容清楚了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