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9:21: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深圳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评卷之
标杆作文(纯文字版)
【原题目】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宣讲成长经历及学习心得。他说自己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现在,他正跟着研究生导师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有位同学向他提问:“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解,像‘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如果你是子思,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提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号文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间无鸿沟
这位同学认为若践行儒家文化,我们将在当今生活中寸步难行。但我认为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用飞云之楫。儒家文化,也离不开日常生活。
正如同“圣人之道,无非百姓日用”。儒家文化传承千年,离不开许多人的身体力行,而到了今天,人们却把它看作煌煌道德律例,而弃之迤逦。实际上儒家文化教人谦逊知礼,使人聚魂凝魄,劝人奋发向上,而这些,不正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渴求的吗?
行儒家之道却挤不上公交,何解?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人只注重自身利益,“哄抢热”,“无人扶”等现象,也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然而,这样就能说明儒家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存在着鸿沟天堑了吗?非也。古人云“实仓廪而知礼节”,在人人都基本能维持饱暖的现代,正是“大道之行”的好时候。试想,若人人都能行儒家之道,又岂会有一哄而上式的排队抢位,冷漠无情的见死不救呢?这正是我们要做的。
道金斯曾说“自从文化出现,人类的终极任务就从生存变为了传承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之所以如今社会人人为己、礼崩乐坏,是因为人民为了求生而挣扎得太久,而将儒道弃置不顾,但当我们将儒家文化变为精神家园的沃土时,下一代长出的,必是君子之树。这并非一日之功,一人所能为,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付出努力,身体力行,才能让
君子之风成为社会的底蕴,到了那时,则“振本而末存,行一而万毕矣。”
回到当下,再看一人之力,若只有自己践行儒道,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寸步难行吗?亦非如此。“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是这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一人行儒道,便会感染他人行之,我爱君子之风,定有人如我。我行君子之道,定有人亦行之。久而久之,安知天下不行儒道耶?这便应了那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由此可知,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并无鸿沟。因此,我们也不要因怕举步维艰而不去践行它,正如同鲁迅所说“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登高自卑,将儒家文化带入生活之中是我们所要做的,人人行之,则儒家文化复兴可计日而待矣。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儒家之风,山高水长,它来自生活,它也必将归入生活。
【得分】19+19+19=57 【点评】
本文段首运用文言句式,颇显底蕴,先声夺人。接着指出儒家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儒家文化是我们时代所必须的。三段作者指出“哄抢热”等现象,儒家文化正是解决这些社会病的良药。四五两段从儒家文化如何践行入手。六段总结践行的方法,结尾指出践行儒家文化的美好愿景。
全文文脉畅通,长短句错落有致,引用名言,随手拈来,恰到好处,不着痕迹。能在考场上短时间写出一篇这样的文章,实在难得。
2号文
儒思在我心 ——给提问的同学
亲爱的同学,你说你也同样赞同我所提倡的儒学文化,但却在生活实践中犯了难。生活中我们能否真正做到“约之以礼”,“以德服人”,亦或“推己及人”呢?我要告诉你的是,当然能,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
践行儒学,要义在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儒学能够根源其中,流传至今,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倘若我们不能践行它,也就不能推动它发展至今。生活中要真正做到“行儒为”,其实也就是提炼了它的核心,从中选取合理因素来践行。
客观上说,产生至久的儒学,的确有一些在发展中难以适应而变成了一些“空道理”,但儒学珍贵在它仍能以核心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倘若没有其中的礼文化思想,现在的社会也很可能混乱无序。为什么这么说呢,试想一下,人们“约之无礼”,不“以德报人”,社会是不是就难以形成良好、和谐的风气?倘若人们都不“以礼待人”,不讲究自身德行,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就难以和睦相处。
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当今我们的社会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这也是你为什么提出“难践儒礼”的问题的根源。就拿你说“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的疑问来说,你是否看到了车上“尊老爱幼”“礼让他行”的标语呢?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礼”的标语,其实也在告诉我们,践行儒理是可行的,不过是你的心是否在此之上。生活中,我们为什么“挤不上”公交车,其实也是一种不尊礼的行为所致。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真正的践行儒学义理,推动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
真正做到在生活中践行儒礼,其实就是需要每个人都遵守社会礼仪,你行我让,以德报人。而当大家都来践行的时候,其实也就不会产生像“挤不上公交车”这种不良的现象。生活中,也正是仍有许多人遵守这样的社会“规则”,我们才能更加和谐,可见儒学义理的推动作用不在表面,而是在社会根源,我们不仅要认同它,更要将它践行在心中。
心中的“行儒礼”,才是真正的行儒礼,我们要由心向外的尊重它,践行它,少不了一
点一滴的实践。当然我们是要在其基础中提取适应现代的合理因素来实行。
哪怕是生活中的“礼让行人”“帮助弱小”“遵守礼规”,都是践行儒学义礼的积累,小行而大为,也正是我喜爱儒学,宣传儒学的原因。
非常感谢你的提问,让我们都对儒学有了更深的思考,请记住,儒思要义不在一板一眼的“守”,而在“心”!
【得分】19+18+18=55
【点评】一、强烈的对话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子思”的身份回应同学的提问,语言亲切得体,完成作文“任务”。
二、观点鲜明,分析说理有层次的推进。三至五段从学理、现实原因、解决问题三个层次,具体回应“提问”,突出践行儒学在“心”这个中心,合情合理,不枝不蔓。
三、书写漂亮,结构匀称,形式美观。当然,第三段个别语句不准确,影响了表达。 3号文
以儒家之“仁”对抗坚硬
精通儒家文化的子思面对一位同学的提问:“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解,对很多道理也非常认可,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想必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会说:儒家的“仁”是一种能够对抗坚硬的温柔。
想到这句话是源于作家毕淑敏写的一句话:“温柔就是能对抗这个世界所有的坚硬。”而我却说儒家之“仁”在于内心之修炼,这种温柔能够对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坚硬。
儒家的核心是一个大写的“仁”,意味着对人仁慈、慷慨。如果连上公交车都不谦让,这还叫以礼待人吗?但是有人又说,连公交都上不了了?其实我认为,问题的本质不在于让不让,而是如果我谦让了,“我”会不会被社会上的“坚硬”所欺负。
答案当然是不会。儒家教人修身养性,其中“以德服人”“推己及人”是必经之路。儒家之“仁”最核心的也是“推己及人”。“推己及人”看似简单,实则最难。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你自己不想承受这件事的时候,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因为别人也不愿意。“推己及人”就是常常把自己转换一个角度,替他人考虑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常常能为他人做一些有帮助的事,从而他人也会感谢我们。那么,我们以后有困难的时候,他人也会帮助我们。即使是对陌生人,我们也该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包容、谅解他人。
如公交车上为孕妇、老奶奶让座,看似小事,却体现一个人有与仁让之心,谦让一下,别人可能默默感激你一辈子。倘若人人都有仁爱之心,生活便处处充满温情,社会便开满温暖之花,足以对抗世界上的坚硬。
儒家之仁体现在内心的修养。无论这个世界多么喧嚣,它让我们保持内心的沉稳平静,从而去对抗外界的坚硬。其中“以德服人”让我们学会遵从内心的道德法则,内心安于平静。
所以,我想对这位同学说,儒家给我们内心之道,是修身之道,推己及人,仁义待人,就是能对抗这个世界的坚硬。 【得分】17+17+18=52 【点评】
一、本文始终在任务情境中展开论述。开头说:“想必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中间部分,深入一步,“问题的本质不在让不让,而是如果我谦让了,我会不会被社会上的坚硬所欺负”,结尾时又回扣,“我想对这位同学说,儒家给我们内心之道”。扣题紧,观点明。
二、巧妙且举重若轻地解读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如何适宜地解读,不是易事。本文紧扣“会不会挤不上公交”的尴尬,从“儒家之仁是一种对抗坚硬的温柔”,“儒家之仁体现在内心的修养”,从更高境界上化解尴尬,说服别人(自己),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