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2:32: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分析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

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在学习本框题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唯物论当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铺垫作用。从地位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旧哲学的根本特点。所以学好该框题为后面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接下来是学情的分析

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因而我们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理解并掌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用实践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知识服务于实践。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是由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突出地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正确理解该知识点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正确的人生观,学好下一阶段的知识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

这块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初步接触,需要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环节: 首先是,导入新课部分

通过播放“中国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自主创新”的新闻报道视频,提问学生: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上的技术试验是一种什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本框题的学习和对“实践”概念的介绍。

下面是讲解新课部分-----也就是本节课难点的教学---

一、实践及其特点(板书) 难点的突破

首先多媒体展示荀子的一段话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设问探究:这里的“行”是指什么?

进一步设问汉语中还有哪些词与实践的意思相近?教师再进一步设问:那么什么是实践呢?

接下来呢运用讲授法,让学生理解1、实践的含义(板书)

并且设置判断题: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