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记忆永年县各个村名称的由来,你造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9 23:58: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善寨——据传宋金时期,该村许多人到外做强盗,遂被人称“恶人寨”,后把村往西南迁了一公里,改名善寨,意良善之人所居之寨。

弓庄——明初,弓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称弓家庄,后简称弓庄。

大闫胡寨——宋金以前该村就叫大闫胡寨,因闫胡两家最早在此居住,明初,宁氏从山西迁来,仍叫大闫胡寨。

陈寨——宋金时,有陈姓将领在此安营扎寨,故称陈儿寨,该村的大定寺,为金大定年间所建。后名陈寨。

李八寨——宋代这一代有八个营盘,明初李氏迁此,取名李八寨。 前刘寨后刘寨——据传该村明前就叫刘寨,后分为前刘寨和后刘寨。 门寨——宋代该村叫刘门寨,门指门第而言,后刘姓居民渐少,虽改门寨。

李二八寨——明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来李氏两兄弟,在此居住,因在“八寨”之内,故名李二八寨。

刘桥——相传该村有一刘姓财主,看到漳河上没有桥,就自己出钱建了一座桥,后刘姓财主在京城做了高官,从此该村无一人姓刘。但该村人仍叫刘桥。

李凹——光绪三年县志,该村叫李家湾,。因村边有一片洼地而得名李家凹,简称李凹。永肥县抗日县长马公岑牺牲于此。县该村有马公岑纪念碑。

刘宋寨——传说明前叫大井寨,有一善人叫刘思恭,经常接济穷人,后改名刘思恭寨,念的时间长了,就成刘宋寨了。

高寨——宋金交战时,有高姓将领在此居住,成村后就叫高寨。

前井八寨、后井八寨——也在漳河八寨之内。因村西龙王庙旁有一口古井,故名井八寨。 李胡寨——宋金交兵时,有李胡两位将军在此扎营,故称李胡寨。 [转载]永年县各村村名来历(完整版) 永合会镇吴庄村 永合会镇

永合会——明初燕王扫北后,任、韩、侯三姓氏从外地迁来居住,称挪来村。后来三姓氏互不团结,经常打闹,故称村名为隔别会。到清代重新和好,改名为永和会。

张边——明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来两户张姓人家,在此占产立庄,因这一带历来为永年与武安边界地,村庄多以某某边命名,故冠以张姓命村名张边

王边——这一带历来是永年与武安两县的边界,所以山村多以某某边为名。据家谱记载,该村是明初王、范、阎等姓氏奉诏迁此分片定居,故称王边、范边和阎边。

大石山——据任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任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这里有座石山,为和村东小石山区别,村名称大石山。

焦窑——据查,早在宋代,有焦姓从武安县南安乐村迁此占产立庄,曾叫焦庄,因住窑洞,故又名焦窑。

米窑——据查,明永乐年间,有米姓迁此定居,因住窑洞,遂取名米窑。

郭窑——明永乐年间,郭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因最初居住于窑洞内,故命名郭窑。 里三窑——明初有三户姓李的人家迁此占产立庄,最初挖窑洞居住,遂取名李三窑。后来村庄顺山沟发展到东西约三里长,所以又称里三窑。

张窑——明初张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最先居住在村南的窑洞里,命村名张窑。 王窑——据王氏家谱记载,元末,王氏兄弟二人自本县牛堡迁此占产立庄。故命村名王窑。

冀窑——明崇祯元年碑文记载,燕王扫北后,有冀姓人家在此烧盆为业,渐成村落,称冀家窑,简称冀窑。

李沟——据查,元代已有陈氏在此居住。明初,王、常、李等姓氏奉诏来此定居,以王、常两姓命村名王常窑。李姓李姓家族发展较快,渐成村中大户,于明朝中期更名李家沟,简称李沟。

吴庄——由寿国公中书右丞鼎墓和赵国公史部尚书元圭墓可证,元代就有吴氏大家族在此居住,称吴庄。

庄沟——据查,明初有翟氏从外地迁此占产立庄。因地处沟壑地带,命村名翟庄沟。1958年公社化以后,群众习惯称庄沟。

西杨窑——据杨氏家谱记载,明初有杨氏自本县双陵村迁此安居立业。因地处山沟,故命村名杨沟,清朝末年改称西杨窑(杨家窑改为东杨窑)。

东石山——明永乐年间,侯氏等人家奉诏迁此安居立业。因这里有小山坡,故命村名小石山,又因位于大石山之东,后更名为东石山。

刘窑村——据该村刘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刘凤翔、刘凤翼兄弟二人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于邯郸县贾村。迄五世祖(大约在明正德年间)刘玉迁此占产立庄,因住窑洞,称刘家窑。后简称刘窑。

台口——明永乐年间,武氏凤爪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村西有一打台地,村庄紧靠名河南岸,是洺河河口最窄吃,故命名为台口。

小油村——相传明永乐年间,武氏奉诏从山西迁来,定于大油村村北,相距很近,取村

名小油村,1963年因洪水把村庄冲毁,居民搬迁于大油村村东,未更名。

高窑——据奶奶庙碑文记述,名以前,有高氏人家在此挖窑洞居住,称高窑。 大油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形成于宋元之前,曾写作大繇村。《辞源》上讲,“繇”与“由”通用,指草茂盛貌。大油村座落在名河南岸古马驰湖旁,是个土地肥沃杂草茂密的地方,命村名大繇村,清朝末年将大繇村简写为大油村。

娄里村——据传,战国时期,在该村南红山上有几座铁匠炉,专为赵国易阳城王子打造兵器,该地当时叫炉里。后来演变为娄里村。

陈沟——明初陈氏奉诏在此占产为庄。因居山沟北端,故名陈沟。

新安村——居住村民来自周边各县,他们多是佛光寺的信徒,靠租种寺庙内土地生活,清末才形成村落,原村名老鸦嘴。1942年改名为新安村。

[转载]永年县各村村名来历(完整版) 西阳城乡通头村 西阳城乡

四个阳城——洺河原名南易水,因该村位于南易水之北,水北者为阳,故名易阳城。这里曾是赵国陪都,赵武灵王曾在此接见外国贵宾。赵灭亡后易阳城遂废。汉代为易阳县治,一直到隋朝易阳县改临洺县,县治移至临洺关。后来逐渐去掉了易字,直呼阳城。易阳城故址在今西阳城东,南阳城、北阳城、东阳城、戴庄附近。

上庄——据碑文记载:郭氏于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迁此占产立庄,因村庄建于高岭之上,故名上庄岭,简称上庄。

戴庄——据家谱记载:戴氏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迁此占产立庄,故命村名戴家庄,后简称戴庄。

西辛庄——相传,原村在洺河北岸附近,明洪武年间大水冲没村庄,村民又在距洺河较远的地方方重建家园,村名叫新庄,后来简写成辛庄。1981年10月,地名普查后,改名西辛庄,以区别于西沿村的辛庄。

郝庄——原村靠近洺河,因受山洪影响,明初将村庄向北搬迁,村名仍叫郝庄,以郝氏最早在此居住而命名。

邓上村——传说古时候,从明山到阳城是一片湖水,叫澄湖,也叫马池湖。易阳城有九连王,据查,当时战国时期的赵灵王有一次坐船外出,船行湖中将佩带之剑掉入湖内,为了捞宝剑从澄湖东岸掘口放水。后来在掘口处建立的村庄叫通透,后改为通头。在原来湖岸上建立的村庄叫澄上,后转化为邓上。

[转载]永年县各村村名来历(完整版) 西阳城村牌坊

永年县20个乡镇所辖行政村、土地面积、总人口数:

临洺关镇镇政府驻临洺关村。面积70.1平方千米,人口7.68万。辖32个行政村:南街、东街、西街、北街、岳庄、施庄、申庄、柴凹、苗屯、苗庄、娄山、曲屯、屯庄、北杜、南杜、北东街、北西街、北段庄、西段庄、裴坡庄、河北铺、东召庄、西召庄、中召庄、南滩头、东滩头、西滩头、东洺阳、西洺阳、七里店、北石口、南石口。

西苏乡乡政府驻西苏村。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5.23万。辖21个行政村:西苏、东苏、周村、尚村、孔村、孟尚、三塔、苏固、油村、马固、赵固、双陵、东洞头、西洞头、北李固、前六星、后六星、北郭葛、方头固、北碾头、南碾头。

刘汉乡乡政府驻刘汉村。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3.80万。辖17个行政村:刘汉一、刘汉二、刘固一、刘固二、刘固三、刘固四、冀尹固、北尹固、刘备、韩店、白塔、榆林、宁屯、寨里、姚村、武庄、北陈。

界河店乡乡政府驻界河店村。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2.49万。辖15个行政村:南界河店、北界河店、温窑、何庄、兴业、刘窑、北郑、后曹庄、前曹庄、胡家沟、李孟湾、西陈庄、西大屯、杜刘固、北两岗。

刘营乡乡政府驻刘营村。面积32.7平方千米,人口4.15万。辖21个行政村:赵刘营、宋刘营、陈刘营、梁刘营、余刘营、卢刘营、杨刘营、榆林一、榆林二、榆林东、东睢宁、西睢宁、后睢宁、东瓜井、西瓜井、后瓜井、龙曹、朱庄、龙泉、魏庄、五里。

大北汪镇镇政府驻大北汪村。面积42.3平方千米,人口3.19万。辖20个行政村:东街、南街、西街、北街、柳村、北正、庄集、东赵目连一、赵目连二、西赵目连、刘北汪、赵北汪、徐北汪、西辛寨、东辛寨、西邀漳、东邀漳、南正一、南正二、歧辛寨。

曲陌乡乡政府驻曲陌村。面积37.8平方千米,人口3.35万。辖20个行政村:曲陌一、曲陌二、曲陌三、曲陌四、北卷东、北卷西、南卷子、西卷子、东七方、吕七方、东旧寨、西旧寨、前党庄、后党庄、故城、冯庄、李卷、曲卷、许卷、尧子营。

正西乡乡政府驻正西村。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3.39万。辖17个行政村:西一、西二、东一、东二、刘湾、郑湾、杨湾、张湾、台湾、西宋固、东宋固、后朱庄、前朱庄、东高固、西高固、前高岳、后高岳。

讲武乡乡政府驻讲武村。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4.16万。辖25个行政村:大讲武、

南讲武、陈七方、乔七方、杜七方、刘七方、苑七方、张虎庄、石北汪、东李解、西李解、中李解、南尹固、后马营、小北汪一、小北汪二、小北汪三、小北汪四、王白北汪、东赵王固、西赵王固、北辛、南辛、董庄、尚古。

广府镇镇政府驻广府村。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4.04万。辖28个行政村: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夏堤、史堤、永北、三合、南桥、东桥、宋堤、吕堤、下坡、裴屯、冯堤、陈村、莲花口、后当头、前当头、上马头、下马头、石官营、前北廓、后北廓、相公庄、北张庄、西大堤、北马庄。

张西堡镇镇政府驻张西堡村。面积48.2平方千米,人口3.79万。辖26个行政村:张西堡、豆下乡、中堡屯、借马庄、余家寨、赵城堡、前陈义、后陈义、刘下乡、张下乡、岳小寨、夏堡店、南七急、伊下乡、阎胡寨、马军营一、马军营二、马军营三、大屯、邢屯、中堡、王庄、杜屯、李庄、陈庄、史屯。

辛庄堡乡乡政府驻辛庄堡村。面积44.3平方千米,人口3.55万。辖21个行政村:辛庄堡八街、辛庄堡六街、辛庄堡三街、辛庄堡河西、前司郭庄、后司郭庄、豆庄一、豆庄二、豆庄三、东小屯、赵庄西、赵庄东、康庄东、康庄西、库官营、席庄一、席庄二、席庄三、西七急、郅家寨、韩庄。

东杨庄乡乡政府驻东杨庄村。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3.78万。辖16个行政村:东杨庄、西杨庄、前马营、太辛庄、东陈甫、西陈甫、张杨庄、冯杨庄、王盘庄、屯庄、刘庄、茹佐、周营、许庄、李庄、杨庄。

小龙马乡乡政府驻小龙马村。面积47.3平方千米,人口3.65万。辖19个行政村:小龙马、大龙马、武八汪、李八汪、贾八汪、曹八汪、东张固村、西张固、北护驾、小郑庄、大郑庄、马到固、宋小营、许官营、郑营、关村、郭庄、何营、西张、大张、北沿。

南沿村镇镇政府驻南沿村。面积37.7平方千米,人口4.31万。辖31个行政村:东街、南街、西街、辛庄、西沿、田堡、连寨、宋庄、范庄、韩屯、徐庄、路庄、翟庄、谭庄、白庄、孙李街、西弓庄、护驾东、护驾南、申刘庄、杨张寨、东张寨、南贾葛、西王庄、后张庄、前张庄、南马庄、东大慈、西大慈。

姚寨乡乡政府驻姚寨村。面积58.8平方千米,人口3.75万。辖24个行政村:姚寨、李寨、沙屯、胡寨、牛堡、袁庄、高庄、杨寨、田寨、东周寨、西周寨、南中堡、梨林堡、南王庄、张李庄、阎门寨、南郝庄、南李庄、清凉庄、郭家堡、前北中堡、后北中堡、西河东堡、东河东堡。

小西堡乡乡政府现驻南大堡村(原驻小西堡村)。面积42.7平方千米,人口3.07万。辖

32个行政村:小西堡、北官寨、南官寨、前官寨、后官寨、后未寨、前未寨、北韩寨、西韩寨、东韩寨、南大堡、十里店、义井堡、八里庄、前东堡、小东堡、下元寨、东马庄、吴良寨、王吕寨、东沿堡、西沿堡、前大西堡、后大西堡、孙目连寨、王寨、牛屯、琚屯、宋寨、长桥、张寨、赵寨。

西河庄乡乡政府驻西河庄村。面积45.8平方千米,人口2.67万。辖26个行政村:西河庄、南河庄、北河庄、郭岳寨、刘宋寨、前刘寨、后刘寨、河西堡、李胡寨、善寨、门寨、高寨、弓庄、陈寨、姬庄、刘桥、甄庄、李凹、贾寨、李八寨、前井八寨、后井八寨、李二八寨、大阎胡寨、顾小营一、顾小营二。

永合会镇镇政府驻永合会村。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3.36万。辖26个行政村:永一、永二、永三、台口、王窑、焦窑、娄里、高窑、米窑、张窑、张边、李沟、吴庄、王边、冀窑、郭窑、陈沟、庄沟、大油村、小油村、新安、大石山、东石山、西杨窑、东杨窑、里三窑。

西阳城乡乡政府驻西阳城村。面积29.9平方千米,人口3.32万。辖11个行政村:西阳城、北阳城、东阳城、南阳城、西辛庄、郝庄、代庄、邓上、邓底、通头、尚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