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规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5 10:5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规程

特征码标签特征码]

假山叠石工程指采用自然山石进行堆叠而成的假山、溪流、水池、花坛、立峰等工程。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假山施工技术素质,经过培训与技术考核,工程主持人并应具备相应的施工经验。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提供完整的假山叠石工程施工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设计交底。

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设计,明确要求,必要时应根据需要制作一定比例的假山模型小样,并审定确认。

3:根据设计构思和造景要求对山石的质地、纹理、石色进行挑选,山石的块径、大小、色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叠山需要。湖石形态宜“透、漏、皱、瘦”,其它种类山石形态宜“平、正、角、皱”。各种山石必须坚实,无损伤、裂痕,表面无剥落。特殊用途的山石可用墨笔编号标记。

4:山石在装运过程中,应轻装、轻卸,有特殊用途的山石要用草包、木板围绑保护,防止磕碰损坏。

5:根据施工条件备好吊装机具,做好堆料及搬运场地、道路的准备。吊具一般应配有吊车、叉车、吊链、绳索、卡具、撬棍、手推车、震捣器、搅拌机、灰浆桶、水桶、铁锹、水管、大小锤子、錾子、抹子、

第 1 页 共 6 页

柳叶抹、鸭咀抹、条帚等。 二、操作工序

1:叠筑山石一般工序为:抄平─放线─挖槽─拍底─立基─回填夯实─弹线─拉底─垫刹─填馅─灌浆或混凝土─中层(垫刹、填馅、灌浆或混凝土同底层)─收顶一勾缝─清扫冲洗─回填夯实─清理场地。

2:立基应根据设计要求,视不同山体、地基情况,分别采用原土地基,素土夯实基础,灰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片石基础,毛石砼基础,钢筋砼基础,桩基础等不同形式,各种基础均应按有关施工规范施工。

3:拉底即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拉底应用大块平整山石,坚实、耐压,不允许用风化过度的山石。拉底山石高度以一层大块石为准,有形态的好面应朝外,注意错缝(垂直与水平两个方向均应照顾到)。每安装一块山石,即应将刹垫稳,然后填馅,如灌浆应先填石块,如灌砼则应随灌随填石块,山脚垫刹的外围,应用砂浆或砼包严。北方多采用满拉底石的作法。

4:中层即底石以上,顶层以下的部分。中层所占体量最大,触目最多,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其叠筑要点是接石压茬纹理要顺,石体重心稳而不偏,注重整体效果。

a)、堆砌时应注意调节纹理,竖纹、横纹、斜纹、细纹等一般宜尽量同方向组合。整块山石要避免倾斜,靠外边不得有陡板式、滚圆式的山石,横向挑出的山石后部配重一般不得少于悬挑重量的二倍。

第 2 页 共 6 页

b)、石色要统一,色泽的深浅力求一致,差别不能过大,更不允许同一山体用多种石料。

c)、一般假山多运用“对比”手法,显现出曲与直,高与低、大与小、远与近、明与暗、隐与显各种关系,运用水平与垂直错落的手法,使假山或池岸、掇石错落有致,富有生气,表现出山石沟壑的自然变化。 d)、叠石“四不”“六忌”:

1)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均、缝不可多。

2)忌“三峰并列,香炉蜡烛”,忌“峰不对称,形同笔架”,忌“排列成行,形成锯齿”,忌“缝多平口,满山灰浆,寸草不生,石墙铁壁”,忌“如似城墙堡垒,顽石一堆”,忌“整齐划一,无曲折,无层次”。 5:收顶即处理假山最顶层的山石,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叠筑时要用轮廊和体态都富有特征的山石,注意主、从关系。收顶一般分峰、峦和平顶三种类型,可根据山石形态分别采用剑、堆秀、流云等手法。 6:假山结构设施: a)、平稳和填充

为安放底面不平的山石,在找平面之上石底不平处垫以一块控制平稳传递重力的垫片,称“刹”。刹要选用坚实的石料,将其打成不同大小的斧头形插片,打刹一是要找准位置,用最少量的刹石求得稳定,二是尽量做到隐蔽。刹石不准采用风化、质软、有裂纹的石料,也不宜采用上下两块叠摞。刹石之间不着力的空隙处也要适当用块石填充。一般假山每2m左右为一个施工层。每层码完应随即进行补缝、填馅和灌浆,对砂浆和混凝土应注意养护,连续施工时,应待下层砂浆和

第 3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