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48: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导学案

第四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忻城县实验中学: 吕晓玲

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培养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2、通过观察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知道平面镜作用.

二、独立自主学习:

1、结合自己照镜子的经历,猜一猜: (1)平面镜中的像在平面镜的______方。(上/前/后) (2)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可能_________。

(3)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可能________。 (4)照镜子时,你举起左手,镜中的“你”举起的是_______手。 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此实验研究的是 与 的关系。 (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有:

(3)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带水银的平面镜,为什么? (4)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为什么? (5)对两只蜡烛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

(6)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7)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厚和5mm厚的,你会选择哪个?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如图1所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下。 4.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三、合作互助学习:小组内相互合作,完成以下实验。 必要时,可以小组间合作。 1.分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图1 ①在纸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②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像

③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在纸上记录下物像的位置 ④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起来

⑤改变位置再测几组;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2 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________于镜面。像与物体比较是 (正立/倒立)的,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 。

2. 指出图2中平面镜的两个作用各是什么?

展示引导学习:

1、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

2、其他小组对展示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3、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甲 图2 乙

强调:平面镜成像原理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1

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四、学以致用

1.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移1m,则他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

2. 如图3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

图3

3. 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5

4. 池中水的深度是3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km,月球在池中的像(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 ( )

55

A.3m B.6m C.7 .6×10km D.3.8×10km

5.在图4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图6

图5 图4

6.如图5中S为镜前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有一条经过A点,试作出这条光线. 7、 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6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