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提分练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六课第1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 7:2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审定部编版试题 语不惊人死不休

──选词和炼句

【学习目标】

1.理解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初步掌握选词炼句的一些基本方法。

2.能运用选词炼句的有关知识分析鉴赏文学作品,体会选词炼句给文学作品带来的生命力。

3.学会在实际语言运用中选词炼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习重点】 学会在实际语言运用中选词炼句。

【学习难点】 运用选词炼句的有关知识分析鉴赏文学作品。 【学习方法】 例举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创设情境:

对我们来说,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缘分,我有幸成为大家的一课之师。因为陌生,大家可能充满了好奇。所以我一走上讲台,大家的目光就齐刷刷地 向了我。

1.学生填入适当的词语,如:投、转、望、瞄、射、刺等。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使用不同的动词能使句子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2.去掉“齐刷刷”一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修饰语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3.解释“炼字”中的“炼”的含义,体会“锤炼”一词的内涵。

师:刚才,我们不经意间进行了一次炼词炼句的尝试。我请一名同学来写一下“炼”这个字。(学生上台板书)很好,“炼”,火字旁,它形象地告诉我们,炼字炼句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就像铁砂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纯钢一样,我们的语言只有经过反复的锤炼琢磨,才能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正如杜甫所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今天这节课,就是希望大家通过交流讨论,思考分析,深度认知选词和炼句。(板书“选词和炼句”)

二、出示目标

师:请大家齐读今天的学习目标。

三、课堂活动

师:今天我们将通过三个课堂活动来达成学习目标:古人重锤炼、名家重锤炼、我们重锤炼。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启课堂探索之旅,看一看哪一组思维

欢迎您下载! 审定部编版试题 更活跃,更善于表达,回答问题数量更多,质量更高。下面让我们共同进入活动第一站:古人重锤炼。

(一)古人重锤炼

师: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人非常重视对词句的锤炼,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坛才有了数不胜数的不朽佳作。诗词中的“炼字”已成为高考诗歌考查的热点,大家快速在脑海中搜索,试着举出一个例子。

(如果学生回答不太好,教师可列举以下典型示例。)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唐 ?王维《过香积寺》 “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 宋祁 《玉楼春》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 张先 《天仙子》 这句词词少意丰,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二)名家重锤炼

师:古人如此,今人亦然。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活动第二站:名家重锤炼。我国现当代的许多名家也都非常重视对词句的锤炼,比如课本上《生命 ? 生命》的作者杏林子和《绿》的作者朱自清,课前我们要求大家认真阅读课本。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工具箱”中的有关知识,小组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收获。一会儿请小组代表发言。

1. 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相机指导,以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将重点展示出来。

预设重点:选词要做到准确、生动,炼句要做到简洁、连贯。

欢迎您下载! 审定部编版试题 预设难点:①如何使句子更生动?

举例:一串葡萄 → 一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 姑娘摘下了一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姑娘轻巧地摘下了一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 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轻巧地摘下了一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 明媚的阳光下,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轻巧地摘下了一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②句子的生动和简洁是否构成矛盾? 明确:生动不等于繁琐,简洁不等于简单。 3.利用其他名家锤炼词句的典型例子,加深感悟。

① 巴金在《灯》中描写灯光时写到:“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 。” A.闪动 B.颤抖

用“颤抖”而不用“闪动”,是因为“闪动”只是客观描写,“颤抖”则是一种主观感受,与作者“担心灯会灭”的心情相吻合。

② 茅盾在《子夜》中写到:“雨还是 下着,吴荪甫用了压倒雨声的洪亮嗓音继续叫到……” A. 腾腾地 B. 哗啦哗啦地

“腾腾”一词表现了雨点下落时的水气与雾气相结合的样子。

③ 鲁迅在《社戏》中描写戏场拥挤时写到:“(我)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 他的右半身了。”填入适当的词。

鲁迅用了“胖开了”一词,只一“胖”字,胖绅士乘隙而入的钻、挤丑态,形象而幽默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捧腹。

小结: 1. 最切情感 2. 新颖别致 3. 巧用修辞 4. 活用词性 (三)我们重锤炼

师:名家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但锤炼语言绝不是名人的专利,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以歌曲为例,很多同学都喜欢唱歌吧?平时没人的时候我也常偷偷哼。我特别喜欢的一首老歌《军港之夜》,其中有这么两句“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你看这“摇”字用得多好,把海浪拟人化,它也心疼我们辛苦的水兵呢。当然大家可能对这歌有点陌生,大家可能更喜欢周杰伦,周杰伦的歌歌词写得很有特点。我印象较深刻的《青花瓷》里有一句“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惹”字用得特别好,“门环惹铜绿”,我们通常会用沾或染,但都没有“惹”来的强烈,“惹”字却有不请自来的招惹之意,主动性很强,极富表现力。下面我们就结合上面学到的知识,通过对《乡下母亲不识字》这样一篇文章修改进一步探讨学习。来,共同进入课堂活动第三站:我们重锤炼。(出示例子)

乡下母亲不识字

欢迎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