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6 0:34: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藏传佛教格鲁派在甘孜的传播和影响
【摘 要】甘孜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藏传佛教传入甘孜地区以后,由于历代封建领主的支持,藏传佛教格鲁派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甘孜地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甘孜地区宗教格局、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甘孜的社会历史背景、格鲁派各寺院在甘孜州的创建以及格鲁派对甘孜的影响等诸多方面探讨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在甘孜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关键词】藏传佛教;格鲁派;甘孜州
据史书记载,1409年藏历正月,著名的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发起“默朗钦波”法会,同年,在拉萨东北三十公里地方建立甘丹寺,标志着格鲁派正式创立。这是藏传佛教规模最大,僧侣最多,与政治联系最为紧密的教派。15世纪30年代,格鲁派势力开始向康区扩展。 一、甘孜州宗教格局概况
甘孜州是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民族聚居区,藏传佛教传入甘孜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各教派传入了甘孜后经历了盛衰消长的过程,故在甘孜州境内形成了大小不等的以寺院为中心的教区。据调查,苯教是甘孜地区最早的宗教,后来,随着藏传佛教在康区的不断发展和传播,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陆续传入甘孜地区,一时形成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林立的局面。近代以前,甘孜州五大教派俱全,又经过了数百年的相互兼并融合,后来格鲁派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近代,藏传佛教各教派势力的格局依次为格鲁派、
宁玛派、苯波派、萨迦派,且各教派势力强弱差异很大,基本上是格鲁派独占榜首。目前,在甘孜州境内的各教派分布规律大致为:格鲁派著名寺院甘孜寺占据了甘孜县有利的地域。甘孜寺处于县城城北,自然条件较好,处于物产丰富、人口聚集的地区,其优越条件为寺院经济发展,僧侣提供了保障;而宁玛派和苯波派各寺院位于河谷山区,交通闭塞、人口较少的地方,又因其内部组织结构和宗教制度松散,加上受格鲁派的影响,寺院未能形成较大规模;萨迦派寺庙规模较小;而噶党派已经消失殆尽,原因是寺院规模小,又分布在边缘山区,外加格鲁派的兴起,不少寺院改宗为格鲁派。其他县城的分布规律也是如此。
二、格鲁派传入甘孜州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早期寺院的建立 甘孜州处于康巴地区,和其他地方一样,苯教是州内最古老的宗教。据有关史书记载,佛教的传入,始于松赞干布时代,但是细究起来佛教真正传入康巴地区是在赤松得赞时期。公元8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吐蕃腹地佛教的兴起,佛教的影响也逐步扩散到康区境内,根据当时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呷,佛教渗入到了康北,加上甘孜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得甘孜成为了带有浓郁佛教文化氛围的地域。加上公元9世纪中叶的朗达玛灭佛事件发生后,西藏腹心地区的佛教衰落之时,佛教确在远离西藏腹心地区的包括甘孜在内的康区以及甘南等地得以保存和传播。随着封建农奴制在西藏的确立,佛教进入了一个再度繁盛的时期。各教派都相继传入甘孜地区。宗喀巴的“宗教改革”的成功以及他的几位重要门徒对格鲁派后来的发展
影响深远,其中主要人物有贾曹杰、克主杰(班禅一世)、降央确杰(哲蚌寺的创建者)、根敦主巴(扎什伦布寺的创建者,达赖一世)等等。根敦主巴与克主杰后来发展成为格鲁派最大的两个活佛系统,即达赖和班禅系统。而将格鲁派首先传入康区的则是著名的麦·西绕桑布,他的主要贡献是建立强巴林寺。明末清初,固始汗在进兵康区,在消灭康区的白利土司,推翻藏巴汗地方政权后,以格鲁派“护教法王”的身份成了青藏高原的统治者汗网,那以后,固始汗一方面为了履行自己对五世达赖喇嘛的承诺并讨好五世达赖喇嘛,另一方面为了巩固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地位,全力支持修建格鲁派寺院,发展格鲁派势力。自此,格鲁派在康区初露头角,大规模的建造寺院,在康区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格鲁派寺院林立,僧众遍地的景象。
据藏文史料记载,1577年1月索南嘉措接受了俺答汗的邀请前往青海与其会面,于1578年5月到达青海湖边的仰华寺与俺答汗等王公会见。而就在索南嘉措停留青海期间,又接受了云南江木氏土司的邀请,于1580年前往木氏土司的辖地甘孜州康南理塘巴塘等地。由于当时木氏土司的势力已经渗入到康南理塘巴塘等地,于是在木氏土司的支持下,索南嘉措于1580年将理塘城南的一座苯教寺庙“帮根寺”改宗为格鲁派寺庙,并亲自主持了该寺庙的开光仪式,这一寺庙就是长青春科尔寺,即后来著名的理塘大寺。在17世纪中叶以前,在甘孜州先后修建了了贡嘎郎吉岭寺(稻城县),古瓦寺(康定县),吉日寺(九龙县),理塘寺(理塘县),龙绒寺